[发明专利]电阻焊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6312.X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5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顺一;荒牧孝巳;二宫宪次;工藤广己;青山好高;青山省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山省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用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焊用电极。在电阻焊用电极中,通过导向销和滑动构件的进退动作而可靠地进行冷却空气的密封和流通。与导向销(14)进行一体化的滑动构件(15)向电极主体(1)的引导孔(6)插入,将弹性环(37)在由导向销(14)贯通的状态下与导向销(14)进行一体化,将弹性环(37)向引导孔(6)的内端面(40)按压的加压端面(39)形成于滑动构件(15)的一部分,在加压端面(39)将弹性环(37)按压于内端面(40)时,将冷却空气的流通隔断,在弹性环(37)从内端面(40)分离时,使冷却空气流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焊用电极,在由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导向销上一体化有合成树脂制的滑动构件,通过该一体化结构部分的进退动作,可靠地进行导入到电极主体内的冷却空气的流通控制。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4023702号公报记载的在先技术通过将多个构件组合而在电极内形成空气通路,并使用O形环以避免冷却空气从该空气通路向外部泄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23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从电极主体突出的导向销与嵌入到电极的引导孔内的滑动构件以一体化的状态进退并从滑动构件的背后供给冷却空气的形式的电极中,需要可靠地进行冷却空气的流通和密封。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避免冷却空气从形成于电极的空气通路向外部泄漏的情况,但是关于冷却空气的流通控制,即由导向销或滑动构件的进退动作产生的冷却空气的流通和密封的控制,未作任何考虑。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目的是在电阻焊用电极中,在由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导向销上一体化有合成树脂制的滑动构件,通过该一体化结构部分的进退动作而可靠地进行冷却空气的密封和流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方案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电阻焊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截面圆形的导向销由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等耐热硬质材料构成,所述导向销从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且贯通钢板部件的下孔,截面圆形的滑动构件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滑动构件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到与引导销进行一体化的电极主体的引导孔内,将用于进行杂质的排出、冷却的冷却空气向引导孔导入的通气口设于电极主体,将弹性材料制的弹性环在由导向销贯通的状态下与导向销进行一体化,将弹性环向引导孔的内端面按压的加压端面形成于滑动构件的一部分,在加压端面将弹性环按压于内端面时,将冷却空气的流通隔断,并且在弹性环从内端面分离时,使冷却空气流通。
【发明效果】
与导向销一体化的弹性材料制的弹性环由加压端面按压于引导孔的内端面,因此弹性环成为在内端面与加压端面之间被夹紧的状态。因此,在滑动构件与引导孔之间及导向销与引导孔之间形成的冷却空气的流通间隙被弹性环封闭,在导向销从电极主体的端面突出而未进行焊接动作时,冷却空气的流通完全被密封,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空气向流通间隙的下游侧的泄漏,避免压缩空气的浪费,提供经济的电极。
弹性环成为在内端面与加压端面之间被夹紧的状态,因此弹性环沿电极的中心轴线方向被压缩,以大面积紧贴于内端面或加压端面且被较强地按压于内端面或加压端面。因此,在滑动构件或导向销与引导孔之间形成的冷却空气的流通间隙以高的气密性被可靠地封闭,能完全防止空气泄漏。
如上所述,弹性环在内端面与加压端面之间被夹紧的状态时,换言之,内端面、弹性环、加压端面沿着电极的中心轴线方向排列在一直线上时,弹性环的外表面紧贴于内端面或加压端面,但是在内端面与加压端面在电极的直径方向上偏离的位置关系下夹紧的情况下,成为电极主体的引导孔的角部啮入弹性环外表面的状态,在该啮入状态下冷却空气的流通间隙被封闭。因此,即使在这样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可靠的空气泄漏防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山省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青山省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6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生土和利用改性生土制备生土砖的方法及其制备的生土砖
- 下一篇:触发式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