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7242.X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秦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通讯 方法 系统 设备 |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漫游通讯方法、系统和设备,其中,所述系统与至少一个具有电话号码的电子设备之间存在数据交互,包括:监听设备,适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来电进行监听,当检测到存在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来电呼叫时,获取该被叫号码并传输所述被叫号码;服务器,适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查找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关联号码,向所述关联号码发起通话呼叫,并经由互联网将与所述关联号码的通话呼叫与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呼叫相连通。该通讯机制,有效地利用了互联网技术,提高了沟通的效率,降低了沟通的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漫游通信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技术。现有的漫游技术,使得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用户可以通过加拨国际长途字冠和国家(地区)码,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用户发起呼叫,从而能够实现跨越地域限制或跨越国别的通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当主叫方或者被叫方处于漫游状态时,通话数据需要经由归属地和漫游地的运营网络进行传递。由于漫游通话需要经由运营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路由进行中转,甚至需要在不同的通讯制式,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等,之间进行切换,因此漫游的通讯费用通常比较高昂,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限制了人们沟通的频次,降低了沟通的便利性。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即时通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为沟通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机制,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沟通的效率,降低沟通的门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漫游通讯系统,与至少一个具有电话号码的电子设备之间存在数据交互,包括:监听设备,适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来电进行监听,当检测到存在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来电呼叫时,获取该被叫号码并传输所述被叫号码;服务器,适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查找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关联号码,向所述关联号码发起通话呼叫,并经由互联网将与所述关联号码的通话呼叫与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呼叫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漫游通讯设备,包括:接收装置,适于接收请求信号,并根据所接收到的请求信号获取被叫号码;查找装置,适于根据所接收到被叫号码,查找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关联号码;通话装置,适于向所述关联号码发起通话呼叫,并经由互联网将该通话呼叫与所接收到的通话呼叫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漫游通讯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被叫号码;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进行查询,获取与所述被叫号码关联的关联号码;发起与所述关联号码的通话呼叫;连通包含所述来电的通话呼叫,以及与所述关联号码的通话呼叫。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所述计算机代码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本方面的前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通过为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配置一个对应的关联号码,当该真实电话号码被呼叫时,通过服务器,搭建起该真实电话号码与另一个关联号码的通讯通道,使得拨打至该真实电话号码的来电,可以通过该关联号码进行接听,从而能够在传统通讯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使得现有的通讯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以及更为高效的应用,也大大降低由于通讯设施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高资费,同时,避免了对临时号码进行记录和存储的繁复操作,简化了沟通的流程,极大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沟通的门槛。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现有技术通讯机制的两种方案的架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