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ON-BN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7293.2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宋仪杰;韩斌;刘继雄;徐国涛;陈华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8;C04B35/583;C04B35/622;C04B35/645;B22D11/059;B22D4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王俊杰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on bn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由包括以下成分的原料制成,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成分为:AlON粉料20-60%、h-BN粉料20~60%,β-SiC粉料5~20%,Si3N4粉料5~20%,添加剂3~10%;其中,所述AlON粉料由包括AlN粉料与Al2O3粉料的原料制成;所述AlN粉料与Al2O3粉料的重量份数比为1:2~5;
所述添加剂选自Y2SiO5、Y3Al5O12以及YBO3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在搅拌状态下将AlN粉料和Al2O3粉料置于第一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所述AlN粉料与Al2O3粉料的重量份数比为1:2~5;将所述混合物超声波分散,球磨混合,干燥后研磨过筛,将过筛后的混合物在1750~1900℃于N2气氛下进行预烧,预烧后的混合物再经研磨得到AlON粉料;其中,Al2O3粉料的粒径为30-90nm;AlN粉料的粒径为30-100nm;
2)在搅拌状态下加入h-BN粉料、AlON粉料、Si3N4粉料、β-SiC粉料以及添加剂,每加入一种原料后超声波分散,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进行球磨混合、干燥、研磨过筛,得到配合料;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AlON粉料20-60%、h-BN粉料20~60%,β-SiC粉料5~20%,Si3N4粉料5~20%,添加剂3~10%;所述球磨混合时采用第二溶剂作为混合介质;所述h-BN粉料的粒径≤3μm;β-SiC粉料的比表面积为5~20 m2/g;Si3N4粉料的粒径3~7μm;添加剂粒径为1~7μm;其中,各原料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质量百分数大的原料,再加入质量百分数小的原料;
3)将所述配合料进行成型,得到坯体,将所述坯体在N2或N2与氩气的混合气体下进行烧结,得到AlON-BN复相陶瓷材料;
其中,控制烧结的温度为1750~1950℃;室温至1000℃时,控制升温速度为10~15℃/min;1000~1400℃时,控制升温速度为8-13℃/min;1400~最终烧结温度时,控制升温速度为15~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分散的时间为5-15min,所述球磨混合的时间为30-60h,所述过筛的目数为80-250目;所述预烧的时间为1-4h;所述第一溶剂选自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9%以上纯度的工业酒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将所述预烧后的粉料研磨过100-150目筛,得到AlON粉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超声波分散的时间为5-10min,所述球磨混合的时间为10-72h;所述干燥温度为80~200℃;所述研磨的时间为10-60min;所述过筛目数为80~320目;所述第二溶剂选自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9%以上纯度的工业酒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成型为等静压下进行成型,所述等静压压力为150~300MPa;所述烧结为热压或热等静压烧结,压力为10~100MP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lON-BN复相陶瓷材料用作制造薄带铸轧用材料,所述薄带铸轧用材料包括侧封板、布流器、挡渣板和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