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暖模块及地暖换热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7739.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史亮;张学伟;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4 | 分类号: | F24D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郑永泉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模块 暖换热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暖模块及地暖换热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地暖越来越多地走进我国居民家中,其采暖所需的水温低于传统的铸铁散热器(暖气片),温度均匀向上扩散,没有风机盘管送热时的热风感,舒适感良好。但是水地暖设施需要在居民入户前提前安装,有的包含在建筑施工方提供的成品户型里。若已有的建筑没有水地暖,用户自行安装需要开挖、覆膜、定位、铺管、接管等,施工难度大。目前市场上水地暖缺乏施工普适的建造标准,市售的地埋换热管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质量较差的塑料换热软管在通热水一段时间后会释放有害气体,对用户健康产生隐患。这就需要标准化的产品出现,让水地暖更广泛地应用于居民生活采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地暖地热装置安装难度大,塑料换热软管遇热释放有害气体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解决方案,使得水地暖设施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便于用户安装维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暖模块,所述地板模块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地暖模块包括上夹层板、换热管、下夹层板、框架、出水接口与入水接口,所述上夹层板下表面与下夹层板上表面设有管槽,所述上夹层板下表面与下夹层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换热管设于上夹层板与下夹层板之间的管槽所构成的通道内,所述通道与换热管相适配,上夹层板和下夹层板的连接体侧面与框架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框架外侧边设有用于模块间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出水接口与入水接口设于框架侧边并与换热管连接,出水接口与入水接口设于框架的不同一侧边,出水接口与入水接口互相适配。
本发明中,通过专门设置地暖模块,有效解决了传统地暖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内置换热管也可以解决塑料换热软管遇热释放有害气体的问题。本发明中,通过在地暖模块侧边设置可拆卸连接机构,实现地暖模块间的连接,简化地暖的安装流程,便于安装维护。换热管夹设于上夹层板和下夹层板之间的管槽所构成的通道内,换热管与通道相适配,换热管与夹层间不存在间隙,热量的传导效率更高,并且通过框架固定上夹层板和下夹层板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内置式换热管在通水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层板与下夹层板由导热良好的板材制成。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导热良好的板材制造上夹层板和下夹层板,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进而节约了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为硬质换热塑料管。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硬质换热塑料管解决普通塑料换热软管在通热水一段时间后会释放有害气体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为粘合剂粘合。
本发明中,使用安全粘合剂使地暖模块的夹层板与框架密封结合,使用过程中不会释出有害气体同时提高地暖模块的耐用度。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凹槽和凸榫,凹槽和凸榫设于框架的不同侧边,凹槽和凸榫互相适配。
本发明中,使用凹槽与凸榫的配合实现地暖模块间的连接,拼接过程简单方便安装难度低,使维护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凸榫剖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大于180度。
本发明中,凸榫的剖面为圆弧形且角度大于180度,地暖模块需在水平方向借助一定外力拼接到一起,使得地暖模块间连接更为紧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由型材制成。
本发明中,使用型材制作框架,型材加工工艺成熟便于生产,同时提高了地暖模块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中部设有空腔,所述入水接口与出水接口穿设在靠近框架顶角处并穿过空腔与换热管连接。
本发明中,空腔的设置有助于紧固工具的伸入,设置位置靠近框架顶角处则使得紧固工具不需要过度伸入空腔内即可完成接口间的连接或拆卸,简化拆装的难度,方便接口的安装与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入水接口与出水接口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出水接口设有螺母。
本发明中,入水接口与出水接口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地暖模块间凹槽与凸榫的连接使得两个模块紧密拼合,模地暖块间的出水接口和入水接口也准确对位,使用工具旋紧封螺母使管路密封连接,保证接口处的密封性。
一种地暖换热地板,由以上所述的的地暖模块拼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油的油烟机
- 下一篇:谷电蓄热量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