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7781.3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瞬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142 | 分类号: | B25B23/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调节装置 操作杆 卡掣件 通孔 扭力工具 直孔 连接关系 枢接关系 主体内部 可转动 与操作 退缩 相通 伸出 驱动 移动 | ||
1.一种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主体(10),其有一直孔(11)与一通孔(12),所述的直孔(11)沿着主体(10)的轴向延伸,该通孔(12)顺着主体(10)的径向延伸而与直孔(11)相通;
一卡掣件(20),其外表形成多个齿(21),所述的卡掣件(20)置入通孔(12),其相对主体(10)能够在一退缩位置与一伸出位置来回移动;
一操作杆(30),其有一深入端(31),该操作杆(30)连接主体(10)而能顺着圆周方向往复运动,该深入端(31)通过直孔(11)而与卡掣件(20)维持可转动的连接关系;
在退缩位置时,该操作杆(30)的深入端(31)顺着圆周运动移到低方位,限制卡掣件(20)沿着主体(10)径向退入通孔(12),相对降低各齿(21)在主体(10)的高度;
在伸出位置时,该操作杆(30)的深入端(31)顺着圆周运动移到较高的方位,限制卡掣件(20)沿着主体(10)径向伸出通孔(12),相对增加各齿(21)在主体(10)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孔(11)沿轴向延伸且通过主体(10)二端,该通孔(12)垂直通过主体(10)的中间部位而与直孔(11)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10)有一凸部(13)与一筒部(14),二者被一盘体部(15)和一扁平部(16)连在一起,该扁平部(16)在筒部(14)与盘体部(15)之间而被通孔(12)贯穿,该凸部(13)与扁平部(16)在盘体部(15)两侧;
当深入端(31)进入扁平部(16)的通孔(12),该操作杆(30)通过盘体部(15),以致凸部(13)套在操作杆(30)外而被一枢轴(17)连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20)有一活动孔(22);
在操作杆(30)的深入端(31)进入扁平部(16)的通孔(12)时,该深入端(31)置入卡掣件(20)的活动孔(22)中,一支杆(18)插入卡掣件(20)且通过深入端(31),使操作杆(30)转动地连接于卡掣件(2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珠体(40)和一弹性件(42);
一扭力扳手(60),包括:一握把(61),其为中空的;一传动杆(62),其配置在握把(61)内而能转动;一套筒(63),其有若干连续的内齿(64),该套筒(63)配置在握把(61)内且固定不动,支持这些内齿(64)环绕在传动杆(62)的外围;
在扭矩调节装置与扭力扳手(60)结合时,该主体(10)置入握把(61),直到盘体部(15)受阻于套筒(63)为止;该筒部(14)套住传动杆(62),二者相连而可同向转动;该弹性件(42)一端抵住传动杆(62),另一端推动珠体(40)触及操作杆(30)的深入端(31),以珠体(40)对操作杆(30)产生定位效果;因应卡掣件(20)在退缩位置,该齿(21)离开套筒(63)的内齿(64),并在卡掣件(20)来到伸出位置时,该齿(21)啮合内齿(64),阻止主体(10)随着传动杆(62)同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凸曲面(33)形成于操作杆(30)的深入端(31),允许珠体(40)触及深入端(31)的凸曲面(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瞬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瞬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7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作业机
- 下一篇:牵引座拆装旋转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