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及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8437.6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国;尹悦佳;刘洋;贾伟;郝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29;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作物 农艺 性状 方法 获得 转基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及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粮食作物中产量最高的谷类作物,增产潜力巨大,在农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株高和叶片数农艺性状是玉米理想株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玉米产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玉米株型是主要的综合农艺性状,直接影响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率,适当的株高是玉米理想株型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生产史上,农作物整体株高的降低对世界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小麦和水稻矮杆绿色革命的爆发显著提高了世界粮食产量。玉米中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机械化收割和耐密性的改良对玉米增产的贡献远高于单株产量的增加,矮秆、早熟和适合于密植的玉米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已经成为未来大农业时代的主流发展方向。玉米株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主要还是受遗传因素决定。
株高、叶片数和叶片分布形态是设计理想株型玉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玉米穗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等都是跟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而这些性状又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调控和农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该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能够制备获得性能和性状优异的转基因作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调控作物ZmCOL3基因表达,实现调控农作物农艺性状。
一种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包括:将ZmCOL3基因或ZmCOL3基因组序列连接到表达载体,得到转化载体,并将转化载体转移到宿主菌,得到转化宿主菌,然后将转化宿主菌侵染农作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通过调控ZmCOL3基因的表达,实现调控农作物性状的目的;通过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育种获得的基因工程植物,具有较为优异的农艺性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粮食自给率,还能增加农户的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1提供的ZmCOL3-A基因过表达载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验例2提供的转基因玉米中ZmCOL3-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图;
图3为本发明实验例2提供的转基因玉米阳性材料与阴性材料植株表型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及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调控作物农艺性状的方法,调控作物ZmCOL3基因表达,实现调控农作物农艺性状。
进一步地,ZmCOL3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地,ZmCOL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ZmCOL3基因包括ZmCOL3基因组序列,ZmCOL3基因组序列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进一步地,调控为正向调控。
通过正向调控基因的表达,达到调控农作物农艺性状的目的。
进一步地,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叶片数和产量性状。
一种获得转基因作物的方法,将ZmCOL3基因或ZmCOL3基因组序列连接到表达载体,得到转化载体,并将转化载体转移到宿主菌,得到转化宿主菌,然后将转化宿主菌侵染农作物。
进一步地,宿主菌为农杆菌。
进一步地,农作物为单子叶植物。
进一步地,单子叶植物为玉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8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