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9469.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护;孙培宗;孙伟鹏;谢瑞玲;李德水;林涵;林德辉;刘培珠;陈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西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市政道路 工程 基坑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基坑安全防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土方工程属事故多发分项,而本工程为大开挖和人工放坡综合施工,所以必须严格按施工安全要求放坡,放坡系数不得小于0.33。本工程采用0.75。分层开挖,首先了解地质报告,地下各种埋设物,做好施工现场防洪排水,保证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可在基坑周围设截水、排水沟。距坑边1.5m处各设一道涂刷鲜明颜色的防护栏,固定牢固,立柱间距不大于2米,高度不小于1.8m,长为71米。分别于基坑西南、东北角设一专用人行爬梯,供人员上下基坑之用。爬梯侧边有两道防护栏,入口有鲜明标志,夜间设红色警戒灯。由于本工程地下水较高,所以要提前降水,必须派专人看管,不得随意停止降水,且应有备用潜水泵。机械挖土时弃土及时运出,基坑周围严禁随意堆放材料、物件,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井桩挖土时,提前制作垂直运输设备和装土工具,准备好通风机、送风管、安全照明变压器、绝缘护套线、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有害气体检测仪等。上口堆土要有安全距离,必须堆放于距井口1.5米以外,在井口四周做排水沟,挡水堤,防止坑底水流入井内。挖土前半小时向井下送风,然后操作人员在下井操作。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基坑的安全防护一般要做到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ф48钢管设置两道防护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自然地平1.2m,埋深0.8m;
基坑上口边1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在锚喷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临边可采用1.2M高栏杆式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还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
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125458.1的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钢丝网片、角钢框、钢管框架,钢丝网片固定连接于角钢框内,角钢框固定连接于钢管框架内;钢管框架包括平行竖立的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件,角钢框通过该连接部件与钢管框架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市政道路基坑防护工程,其具有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质量安全可靠,可反复使用的优点。现有技术对于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考虑到基坑的安全开挖时,对于后期的防护效果不佳,建设到一半的基坑的安全牢固防范程度不高,并且基坑的建设无法实时监测该测量数据,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考虑到基坑的安全开挖时,对于后期的防护效果不佳,建设到一半的基坑的安全牢固防范程度不高,并且基坑的建设无法实时监测该测量数据,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西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西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