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类调剖堵水剂韧性评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0008.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发扬;蒲万芬;鲁新便;李科星;惠健;魏兵;孙琳;袁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类调剖堵 水剂 韧性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类调剖堵水剂韧性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水性材料的韧性可用来表征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韧性好的材料在受外力作用对显示出粘弹性而不易破碎,外观形态保持完整,所以调剖堵水剂需要对自身的韧性进行评价;进而设计出韧性评价装置进行评价,但是现目前的评价装置存在许多缺点,其中多层筛网不能有效模拟油藏实际孔隙介质,也不能模拟实际岩芯性能,颗粒溶液剪切次数不足,使得实验结果与真实油藏的情况差距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颗粒得到多次剪切的颗粒类调剖堵水剂韧性评价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类调剖堵水剂韧性评价装置,包括多孔介质模拟器、动力源、中间容器、压力传感器、收集器、六通阀、蒸馏水瓶;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多孔介质模拟器上;所述中间容器内设有有活塞;
所述动力源一端与蒸馏水瓶管道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容器下端管道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一端依次连接六通阀、中间容器上端,所述另一端与收集器连接。
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控温加热装置,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安装在控温加热装置内,所述控温加热装置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左端设有回压阀。
进一步的,其中多孔介质模拟器可为岩芯夹持器,岩芯夹持器内放置油藏实际岩芯或人造岩芯,通过加围压来模拟真实地层情况,使设备可用实际岩芯测试颗粒在油藏中实际性能,也为填砂模型夹持器,在填砂模拟夹持器内用不同目数的砂填制不同渗透率的模型,以模拟地层实际情况;或者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为活动筛网夹持器,所述活动筛网夹持器内设有筛网,所述活动筛网夹持器竖直安装在控温加热装置内,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内设有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搅拌装置和端盖,所述下支撑杆安装在多孔介质模拟器底部,所述上支撑杆安装在端盖上,所述端盖安装在多孔介质模拟器上端,所述筛网通过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固定在多孔介质模拟器中间部分,所述搅拌装置位于多孔介质模拟器上半部分。其中多孔介质模拟器也可以为岩芯夹持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套杆、内杆、搅拌叶片和搅拌电机,所述端盖上设有搅拌孔,所述内杆上端与搅拌电机连接,下端与搅拌叶片连接,所述外套杆安装在端盖上,所述内杆安装在外套杆内,搅拌叶片位于多孔介质模拟器的上半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恒流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在于多层筛网或者使用不同渗透率的填砂模型,使得颗粒能得到多次剪切,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油藏中的情况;还可以模拟高温高压的恶劣油藏条件,在恶劣的油藏条件下,评价颗粒的性能,从而为颗粒在该类油藏的应用提供可靠数据;带搅拌器,可以防止颗粒沉降、堆积和堵塞;同时,测试时不同在水中加聚合物等增粘类的悬浮剂;保证测试时颗粒顺利注入孔隙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多孔介质模拟器,2-动力源,3-中间容器,4-控温加热装置,5-压力传感器,6-收集器,7-六通阀,8-蒸馏水瓶,9-回压阀,10-活塞,11-上支撑杆,12-下支撑杆,13-搅拌装置,14-端盖,15-外套杆,16-内杆,17-搅拌叶片,18-搅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颗粒类调剖堵水剂韧性评价装置,包括多孔介质模拟器1、动力源2、中间容器3、压力传感器5、收集器6、六通阀7、蒸馏水瓶8;所述压力传感器5安装在多孔介质模拟器1上;所述中间容器3内设有有活塞10;所述动力源2一端与蒸馏水瓶8管道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容器3下端管道连接,所述多孔介质模拟器1一端依次连接六通阀7、中间容器3上端,所述另一端与收集器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