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0030.7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空军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教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高潮。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课室逐渐普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从个别较为普遍,可以说今天每个老师每一节课都离不开信息化和多媒体。但是,随着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大量配置,如何超前发现故障,进行快速处理,保障系统正常运作,确保正常教学开展,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部门严重困惑的问题。基于此,研究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包括软件部分与硬件部分,
所述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管理平台、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所述系统管理平台与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相连,
所述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与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若干个所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矩阵,若干个所述显示设备组成信息显示矩阵,所述计算机矩阵包括系统信息保存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操作控制模块,所述计算机矩阵与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相互分享数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分为物联网服务管理、课堂教学服务、移动服务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还包括异地远程维护服务,所述异地远程维护服务与系统管理平台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设备互联集控系统、音视频媒体模块、课堂录播系统、多媒体操作控制器、教学信息显示设备、有源音频扩大器,所述设备互联集控系统与音视频媒体模块、课堂录播系统相连,所述教学信息显示设备与音视频媒体模块相连,所述有源音频扩大器获取音视频媒体模块与课堂录播系统的音频信号,所述多媒体操作控制器为遥控输出端,接收端为音视频媒体模块、有源音频扩大器与课堂录播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设备互联集控系统为交换机、路由器、WIFI或AP。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音视频媒体模块包括媒体功能模块、数据采集和检测模块、TCP/IP网口模块,所述媒体功能模块与数据采集和检测模块控制相连,所述媒体功能模块与数据采集和检测模块将设备参数、采集和检测的数据通过TCP/IP网口模块与外界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计算机、显示设备与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均内嵌有TCP/IP协议硬软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各种所述内嵌有TCP/IP协议硬软件模块之间搭建成校园网。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若干个相互并联。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各硬件设备均内嵌TCP/IP协议硬软件模块和设备自检、数据采集和信号检测模块,实现了物联网的远程管理、跨网段管理;所有的控制操作在统一标准条件下,实现了对多媒体设备联动控制的集成、控制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音视频媒体模块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包括软件部分与硬件部分,
所述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管理平台、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所述系统管理平台与课堂物联网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相连,
所述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与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若干个所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矩阵,若干个所述显示设备组成信息显示矩阵,所述计算机矩阵包括系统信息保存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操作控制模块,所述计算机矩阵与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相互分享数据信息,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分为物联网服务管理、课堂教学服务、移动服务管理,还包括异地远程维护服务,所述异地远程维护服务与系统管理平台相连,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据传感与采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集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空军,未经郑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