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容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1229.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户谷昭宽;川手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张继成;孔祥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容纳 | ||
1.一种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部,其容纳所述液体且具有挠性,并且具有一端部和与所述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
液体导出部,其安装在所述一端部,并且用于将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导出;
液体流通管,其具有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的基端部,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从所述液体导出部朝向所述另一端部侧延伸;以及
间隔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并且具有间隔主体,该间隔主体形成有使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残留的液体残留空间,其中,
所述间隔部件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
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液体流通管在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空间的全长的中央更靠所述另一端部侧的位置与所述间隔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流通管具有末端部,该末端部形成有将液体导入到该液体流通管内部的导入口,
在沿所述液体流通管的方向上,所述液体流通管向所述间隔部件的连接位置比所述液体流通管的中心更靠所述末端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已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姿态时,所述液体流通管构成为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从所述液体导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液体流通管具有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
所述第一流路部具有第一基端部和第一末端部,该第一基端部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通,该第一末端部形成有使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导入到所述第一流路部内的第一导入口,
所述第二流路部具有第二基端部和第二末端部,该第二基端部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通,该第二末端部形成有使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导入到所述第二流路部内的第二导入口,
当处于所述姿态时,所述第一导入口比所述第二导入口更靠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入口和所述第二导入口分别相对于所述间隔主体可动,
随着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被消耗并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减少,所述第一导入口与所述第二导入口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末端部和所述第二末端部相对于所述间隔部件的位置分别被固定,并且不因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容积变化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末端部和所述第二末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间隔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已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姿态时,所述液体流通管构成为从所述液体导出部朝向重力方向侧延伸,
当处于所述姿态时,所述间隔主体具有比所述液体流通管更靠下侧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流通管具有末端部,该末端部形成有使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导入到所述液体流通管的内部的导入口,
所述末端部相对于所述间隔部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所述间隔主体的大小小于所述液体导出部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12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