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1271.3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倩;王晓霖;李遵照;刘名瑞;李雪;肖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1/02;F17D1/08;F17D1/14;F28D7/08;F01K25/10;F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bog 二氧化碳 排放 联合 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汽化系统、BOG处理系统和CO2回收系统,
所述LNG汽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液相区升温子系统、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和气相区升温子系统,所述气相区升温子系统的输出端输出天然气产品,
所述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与所述BOG处理系统相连,用于将所述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升温汽化得到的低温天然气输送至所述BOG处理系统,以平衡所述BOG处理系统的物料供应;
所述BOG处理系统与所述CO2回收系统相连,以使所述BOG处理系统产生的高温混合烟气输送至所述CO2回收系统进一步回收处理;
所述CO2回收系统与气相区升温子系统、液相区升温子系统和所述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依次相连,以使所述高温混合烟气依次经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液相区升温子系统和气相区升温子系统降温以冷凝回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区升温子系统包括:液相区换热器(4)和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
所述液相区换热器(4)的输出端通过液相区循环介质泵(11)与所述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的输入端相连,以将与LNG换热降温后的液相区循环介质输送入所述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
所述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的输出端通过液相区膨胀机(15)与所述液相区换热器(4)的输入端相连,以使加热后的所述液相区循环介质经所述液相区膨胀机(15)做功发电后,进入所述液相区换热器(4)内循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区升温子系统包括:气相区换热器(8)和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
所述气相区换热器(8)的输出端通过气相区循环介质泵(17)与所述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的输入端相连通,以将与所述低温天然气换热降温后的气相区循环介质输送入所述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
所述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的输出端通过气相区膨胀机(21)与所述气相区换热器(8)相连通,以使加热后的所述气相区循环介质经所述气相区膨胀机(21)做功发电后,进入所述气相区换热器(8)内循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回收系统包括:一级换热器(29)和分离器(32),
所述一级换热器(29)、气相区升温子系统、液相区升温子系统和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依次相连,以使所述高温混合烟气依次经换热降温处理以冷凝回收液态CO2;
所述分离器(32)设置于所述气相区升温子系统与液相区升温子系统之间,以用于气液分离;
所述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还与所述一级换热器(29)相连,以使部分液态CO2再进入系统循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BOG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回收系统包括:一级换热器(29)和分离器(32),
所述一级换热器(29)、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和所述气液两相区升温子系统的气液两相区换热器(6)依次相连,以使所述高温混合烟气依次经换热降温处理;
所述分离器(32)设置于所述气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9)与液相区循环介质换热器(13)之间,以用于气液分离;
所述气液两相区换热器(6)的输出端连接至液态CO2捕集管线(39),以直接回收所述高温混合烟气依次经换热降温处理后得到的液态CO2;
所述气液两相区换热器(6)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一级换热器(29)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一级换热器(29)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BOG处理系统,以使部分液态CO2进入系统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12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采样容器
- 下一篇:化学品装船过程挥发气的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