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类养殖用饵料自主取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2091.7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施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秀英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2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养殖 饵料 自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养殖用饵料自主取食装置,包括:池塘本体;金属框架,其设置在池塘本体内;一组环形卡轨,其设置在金属框架内;饲喂仓,其滑动设置在一组环形卡轨上,饲喂仓包括管腔相互连通的多个饲喂管;卷轴,其通过支架固定在横杆的上方;电机,其驱动卷轴;绳,其缠绕在卷轴上;充装装置,其通过饲料充装口与多个饲喂管中最上端饲喂管的进料口可拆卸的衔接;马蹄形拨环,其固定在饲料充装口的下方;以及饲料仓,其与饲料充装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能够将鱼饲料集中送入池塘本体内的水体内,由鱼类自动取食,而非投喂,这样不仅极大减少了饲料的浪费,还能避免饲料对水体的污染,极大减少池塘本体养鱼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类养殖用饵料自主取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内陆地区,其淡水鱼的养殖方法有: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池塘本体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目前由于池塘养鱼以其集约化程度高,放鱼密度大,鱼生长快,产量高,池塘养鱼仍旧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池塘养鱼进行饲喂时,一般仍然较为粗放的大面积投喂方式,这样不仅会对饲料造成一定的浪费,还会对池塘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若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及时更新池塘用水,甚至还会造成鱼类大面积感染细菌,直接影响鱼类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类养殖用饵料自主取食装置,其能够将鱼饲料集中送入池塘本体内的水体内,由鱼类自动取食,而非投喂,这样不仅极大减少了饲料的浪费,还能避免饲料对水体的污染,极大减少池塘本体养鱼的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鱼类养殖用饵料自主取食装置,包括:
池塘本体;
金属框架,其设置在所述池塘本体内,所述金属框架由纵杆和横杆相互衔接构成,且所述纵杆深埋入池塘底部至少40cm;
一组环形卡轨,其设置在金属框架内,所述一组环形卡轨包括至少两个对应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上的弯折的卡轨单体,且其中任一所述卡轨单体的一端沿所述金属框架的纵杆向上延伸至所述池塘本体的上端,该所述卡轨单体的另一端沿金属框架延伸至纵杆的中部后弯折向与池塘本体的第一侧壁平行的方向延伸,且与该卡轨单体对应设置的另一卡轨单体设置在于第一侧壁对应的第二侧壁上;
饲喂仓,其包括均匀间隔开平行设置的管腔相互连通的多个饲喂管,所述多个饲喂管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一组环形卡轨上,且所述多个饲喂管通过软连接绳相互连接后在一组环形卡轨上同步滑动;其中,任一个饲喂管包括外筒,其为一金属材质管体,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均匀分散多个贯通孔;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外筒还包括进料口,其分设在该所述外筒的两端,且所述进料口的进料端斜切40-50度,所述进料端的斜切口朝向所述池塘本体的斜上方;帽体,其叩设在所述进料端的斜切口上,且所述帽体的部分边沿与所述进料端的斜切口的尖端边沿枢接设置,所述帽体内朝向所述斜切口处突出设置有弹性帽芯,所述帽体的长度至少为8cm;内管,其为挠性材质管体,所述内管轴向设置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内管的两端周向固定在所述外筒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内管的侧壁上均匀向外延伸设置多个吸嘴,且多个吸嘴通过所述多个贯通孔延伸出所述外筒;
卷轴,其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横杆的上方,且设置在一组环形卡轨的正上方;
电机,其驱动并控制卷轴正转或者反转;
绳,其缠绕在卷轴上,所述绳的自由端固定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外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秀英,未经施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控制的水产养殖投喂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大范围均匀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