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2475.9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邬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英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22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仪表板 支撑 结构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仪表板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现有的仪表板通常水平设置,有时候由于仪表板表面产生镜面反射,导致看不清仪表板显示的内容。
近年来,已经出现少量仪表板可以翻转的结构,这类结构采用了类似于关节轴承的结构实现仪表板的翻转。但是,这类关节轴承的磨损较为严重,使用寿命较短,经常需要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仪表板,以解决现有的仪表板通常水平设置,有时候由于仪表板表面产生镜面反射,导致看不清仪表板显示的内容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翻转仪表板,包括:
底座,仪表板,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一支撑板,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支撑板,第三转动连接件以及后支撑板;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仪表板底部,所述仪表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后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仪表板的后侧,所述后支撑板通过第四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后支撑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长度的总和。
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所述仪表板的宽度。
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用于连接仪表板和底座,由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一支撑板,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转动连接件组成;第一转动连接件设置于仪表板底部,仪表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底部,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和底座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①、支撑结构的构造及成型
支撑结构用于连接仪表板和底座,由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一支撑板,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转动连接件组成;第一转动连接件设置于仪表板底部,仪表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底部,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和底座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转动连接件的材质为碳素钢,成型工艺为浇铸成型;支撑板的材质为球墨铸铁,成型工艺为冲压成型;
②、转动连接件的表面喷涂
对转动连接件的表面喷涂防护层,喷涂后使用丙酮擦洗干净,然后烘干;
防护层由环氧树脂11份、甲基纤维素1份、溶剂4份、牵牛子甙2.5份和吡草醚4份混合制备而成;
③、部件组装
首先将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三转动连接件分别安装在仪表板、底座上,然后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三转动连接件上,最后安装好第二转动连接件,从而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形成转动连接关系。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翻转仪表板,包括:底座,仪表板,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一支撑板,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支撑板,第三转动连接件以及后支撑板;第一转动连接件设置于仪表板底部,仪表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底部,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和底座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后支撑板设置于仪表板的后侧,后支撑板通过第四转动连接件与底座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仪表板可翻转至不同角度,且可通过后支撑板进行支撑,避免由于镜面反射导致看不清仪表板内容。
2)、一种翻转仪表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加工工艺,支撑结构设计合理,使仪表板的翻转更加简便有效。加工工艺中,转动连接件采用了表面喷涂处理,从而使其耐磨损性得到一定提升,因此,其使用寿命较之传统结构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翻转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翻转仪表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英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英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电机水冷机座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薄壁注塑模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