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器及控制其上的稳定器和升降舵的移动的控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2736.7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M·哈登;J-Y·希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4 | 分类号: | B64C13/04;B64C1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美国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器 控制 稳定 升降舵 移动 单元 | ||
一种用于控制航空器上的稳定器和升降舵的移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配置为:从航空器的飞行控制输入装置接收俯仰参考命令;基于俯仰参考命令确定升降舵命令,升降舵命令配置为在航空器机头上仰或机头下俯方向命令升降舵;确定升降舵命令与对应于俯仰参考命令的期望升降舵值之间的差异;确定阈值,作为在给定的俯仰参考命令下的期望最大升降舵偏转;将该差异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此产生命令信号,命令信号配置为,当该差异小于或等于阈值时,保持稳定器的当前位置,并且基于俯仰参考命令,在航空器机头上仰或机头下俯方向命令升降舵。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一般涉及控制升降舵和稳定器移动。具体来说,本说明书涉及控制单元和航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航空器通常包括与飞行控制输入装置机械耦合的飞行控制表面。飞行控制表面改变作用于航空器的气动(aerodynamic)力,以调整航空器的俯仰、滚动或偏航角度。
电传操纵(Fly-by-wire)技术解除了飞行控制表面的移动与飞行控制输入装置的机械耦合。改为由与控制装置电子耦合的执行器调整飞行控制表面。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接收来自飞行员控制输入装置的输入,并且可以处理来自飞行员的输入,以产生提供给执行器的控制命令。飞行员控制输入装置的一个例子可以是驾驶舱俯仰输入,或者一般是飞行控制输入装置。特别地,这种飞行控制输入装置可被称为侧杆(side-stick)、主动侧杆(active side-stick)、驾驶舱俯仰输入(cockpit pitch input)或飞行员控制柱(pilotcontrol column)。应当注意,在本文中,这些术语可以是同义词,泛指飞行控制输入装置。
因此,可能需要描述一种用于航空器的增强控制方案的控制稳定器和升降舵移动的方法,由此基本上避免或减少稳定器的过度移动。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配置为控制航空器的稳定器和升降舵移动的控制单元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以及航空器的非限制性实施例。
在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航空器上的稳定器和升降舵的移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为:从所述航空器的飞行控制输入装置接收俯仰参考命令;基于所述俯仰参考命令确定升降舵命令,所述升降舵命令配置为在所述航空器机头上仰或机头下俯方向命令所述升降舵;确定所述升降舵命令与对应于所述俯仰参考命令的期望升降舵值之间的差异;确定阈值,作为在给定的俯仰参考命令下的期望最大升降舵偏转;将所述差异和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此产生命令信号,所述命令信号配置为,当所述差异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保持所述稳定器的当前位置,并且基于所述俯仰参考命令,在所述航空器机头上仰或机头下俯方向命令所述升降舵。
在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航空器。所述航空器包括:水平稳定器和用于俯仰轴线控制的升降舵;飞行控制输入装置;具有处理器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从所述飞行控制输入装置接收俯仰参考命令,并且至少基于所述俯仰参考命令确定升降舵命令,所述升降舵命令配置为命令所述升降舵在机头上仰或机头下俯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所确定的升降舵命令与对应于所接收到的俯仰参考命令的期望升降舵值之间的差异,并且进一步确定阈值,作为在给定的俯仰参考命令下的期望最大升降舵偏转;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差异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此产生命令信号,所述命令信号配置为基于所述俯仰参考命令使所述升降舵移动,并且当所述差异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保持所述稳定器的当前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航空器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航空器飞行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航空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湾流航空航天公司,未经湾流航空航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