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3693.4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晶;凌鼎山;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嘉尔(武汉)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24/38;C04B24/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混凝土 外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超分子化合物PMOFS在混凝土抗裂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超分子化合物PMOFS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金属氧簇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维网状超分子化合物PMOFS物质,为超分子状态,所述超分子化合物PMOFS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金属氧簇,采用自然蒸发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金属氧簇的质量比为1:15~20。
2.一种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超分子化合物PMOFS 3~8份;
减水剂 20~32.5份;
所述超分子化合物PMOFS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金属氧簇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维网状超分子化合物PMOFS物质,为超分子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还包括缓凝剂 2~7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还包括引气剂1~3份。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还包括超分子补强剂0.2~ 0.6 份;所述超分子补强剂选自钼酸钠、丙烯基硫脲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两种混合时钼酸钠、丙烯基硫脲的质量比为20:1~2:1。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还根据需要包括增稠剂 0~ 0.2份;
有机硅防水剂2~ 6 份;
防锈剂 2~5份;
所述的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的有机硅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
所述防锈剂选自油酸、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两者组合时所述油酸、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选自醚类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引气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两者混合时,所述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2:3~3:1;
所述缓凝剂选自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两者混合时,所述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1~5: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剂含水,外加剂固含量35-45wt%。
9.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加热,按照配方:超分子化合物PMOFS 3~8份,减水剂20~32.5份,加入超分子化合物PMOFS和缓凝剂,采用超声波合成并搅拌,至溶液颜色逐步变为墨绿色,得到混合液,所述超分子化合物PMOFS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金属氧簇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维网状超分子化合物PMOFS物质,为超分子状态;
(2)再依次加入引气剂和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减水剂和有机硅防水剂搅拌均匀,再将防锈剂加热后加入混合液中,乳化均匀后冷却至常温,常温下加入超分子补强剂搅拌均匀,得到抗裂混凝土外加剂;
所述的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的有机硅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
所述防锈剂选自油酸、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两者组合时所述油酸、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1:3;
所述超分子补强剂选自钼酸钠、丙烯基硫脲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两种混合时钼酸钠、丙烯基硫脲的质量比为20:1~2:1。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子抗裂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方法为:将抗裂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以1-2wt%的掺量掺入到混凝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嘉尔(武汉)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迈嘉尔(武汉)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6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