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3861.X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军;李云祥;罗健航;刘晓彤;董平;王双喜;吴涛;赵营;白建忠;周丽娜;冒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13/02;E0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灌溉 水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常利用江河之水,通过地面上所开之“沟”,引入农田。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干渠与支渠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
传统的水渠大多采用一条沟状结构,将河水引入农田中进行灌溉,但这种水渠结构过于单一,如果遇到河水水位下降趋势严重时,水位不足以提供水渠所需水位,则无法进行灌溉,同时水渠端口处缺少截污机构,导致污染物随水流进入水渠中,长时间如此,便会导致水渠堵塞,影响灌溉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包括明渠主体和暗渠主体,所述暗渠主体位于明渠主体下方,所述暗渠主体上端密封,所述明渠主体上端敞口,所述明渠主体端部上方设置有倒U型支架,且所述倒U型支架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明渠主体和暗渠主体端部设置有外框体,且所述外框体上端固定在倒U型支架一侧,所述外框体内侧安装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为竖向格栅结构,所述拦截网外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外侧周向均匀等间距的固定有多个挂杆,所述刮板上端通过钢丝绳活动连接在倒U型支架上;
所述倒U型支架下方设置有密封门,所述暗渠主体端部固定有一圈门框,且所述密封门滑动连接在门框上,且所述密封门上端高于暗渠主体顶面,所述密封门上端中部固定有丝杆,所述倒U型支架中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头,所述调节头上开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上端螺接在螺纹孔中,所述丝杆两侧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丝杆上端一侧活动连接有标尺,所述标尺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且所述标尺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倒U型支架顶面两侧均固定有支座,两所述支座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辊,且两所述绕线辊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钢丝绳自由端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钢丝绳下端固定在刮板上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绕线辊上安装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外框体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45度。
优选的,所述明渠主体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暗渠主体截面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密封门上端两侧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倒U型支架顶面两侧的限位孔,且所述限位杆上端插入限位孔中并延伸至倒U型支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丝杆上端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套头,所述套头套接在标尺上,并可沿标尺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标尺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荧光层。
优选的,所述密封门和门框连接处设置有一圈密封橡胶垫。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有益效果在于:将原有的传统单一化水渠改进为具有明渠和暗渠两种形式的水渠形式;并在暗渠端部设置可调节式密封门,当明渠中水位不足时,在开启密封门使用暗渠水体进行浇灌,同时能够随时观测暗渠通水水位,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暗渠水体流量;同时在水渠端部加装污染物拦截结构,定时对流入水渠中的水进行清理,防止发生水渠堵塞问题,整个水渠设计方便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的倒U型支架与外框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的倒U型支架与密封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绕线辊1、手柄2、钢丝绳3、倒U型支架4、地面5、明渠主体6、拦截网7、暗渠主体8、外框体9、刮板10、支座11、传动轴12、门框13、密封门14、限位杆15、套头16、标尺17、连接杆18、丝杆19、调节头20、限位孔21、螺纹孔22、挂杆23、固定座24、刻度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节水灌溉的水渠,包括明渠主体6和暗渠主体8,暗渠主体8位于明渠主体6下方,暗渠主体8上端密封,明渠主体6上端敞口,明渠主体6截面为梯形结构,暗渠主体8截面为矩形结构,明渠主体6位于地面上,且人眼能够清楚看到,而暗渠主体8则位于地下,将明渠主体6截面设计为梯形结构,能够方便水流通过,且利于扩大水流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地区砂砾石坝连续铺设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应急除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