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式吸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3969.9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陈向;潘肇萤;苟建军;范利锋;闫嘉昕;谢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盘领域,尤其涉及无动力式真空吸盘和机械领域中的一种节能环保的无动力真空式自调吸力大小吸盘。
背景技术
吸盘是一种方便、快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工难以长时间工作或人工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更是具有突出的作用,无论是工业上还是商业上都有很大的用途。其中,真空吸盘是最为常见的吸盘,接触真空吸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利用负压来夹紧工件,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真空吸附方法是利用大气压强差来使吸盘被吸附。真空式吸盘的特点包括:第一,环保,采用无动力真空式吸盘除了消耗原材料之外,没有在花费其他原材料,无需动力源就可以工作。第二,不会留下使用过后的痕迹,干净无污染。第三,吸盘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第四,吸盘对墙或者是工件不会有损害,因为吸盘与之接触的是橡胶,具有保护作用。第五,吸盘使用范围广,只要是光滑表面就可以使用。
根据无动力式真空吸盘的技术要求,分析无动力式设计要求和真空吸盘的主要结构形式,接触式真空吸取技术从传统非金属材料到形状自适应和人工弹性材料仿生吸盘,研究通过外部负压源,改变材料形状等优化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优化吸盘的结构,增加吸附力和气密性,促进接触真空吸收技术对操作模式适应和发展方向,如夹紧、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194295.4公开了一种自抽真空组合挂钩,包括吸盘、真空扩张器、扳架、拉带、滑轮、挂钩;真空扩张器壳体安装在吸盘壳内;真空扩张器内安装有胶盘组、压板、标杆;胶盘组和吸盘下边的胶盘相连通;拉带上端固定在压板上,绕过上滑轮、下滑轮,下端与挂钩相连;扳架两边的叉架铰连在真空扩张器壳体的轴销上;标杆上设置有能代表胶盘真空度的标识;所挂重物的重力经滑轮、拉带改变力的方向转换成抽真空的拉力。其存在的技术问题为: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2、真空扩张器采用胶盘组结构,极易发生漏气现象;3、当重物的重力减小时,真空扩张器中的胶盘不能自动恢复原位。
本专利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不断探索与改进,研究发明出一种真空式吸盘,该发明利用简单的结构,增大了吸盘的强度和吸附时间,增加了吸盘的自适应能力,提高了吸盘的密封性能,延长了吸盘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长时间工作、频繁工作等工业领域的一种真空式吸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式吸盘,包括吸盘(1)、吸盘外壳(2)、定滑轮(3)、预紧螺帽(4)、弹簧(5)、活塞筒(6)、活塞(7)、线绳(8),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6)为中空的圆柱结构,与吸盘(1)垂直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活塞筒(6)外壁上半部设置有螺纹结构,外壁下半部为光滑平面,所述活塞筒(6)内壁为光滑的平面;
所述活塞(7)设置于活塞筒(6)的内部,所述活塞的直径与活塞筒(6)的内壁直径相同,所述活塞(7)包括活塞头(71)及立柱(72),所述立柱(72)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小孔,所述活塞头(71)下端的形状与大小与活塞筒(6)的内壁下端完全贴合;所述活塞头(7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吸盘外壳(2)套于活塞筒(6)外壁上,所述吸盘外壳(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小孔。
所述预紧螺帽(4)与活塞筒外壁上的螺纹螺接,所述预紧螺帽(4)中间设置有小孔,小孔直径与预紧螺帽(4)直径之比为2∶5~7∶10。
所述弹簧(5)设置于活塞筒(6)中,位于预紧螺帽(4)与活塞(7)之间;所述的弹簧(5)直径需大于所述活塞立柱(72)的直径且小于活塞筒(6)的内径,长度应大于所述活塞(7)位于活塞筒(6)最底端时活塞(7)上表面到活塞筒(6)最上端的距离。
所述定滑轮(3)固定于吸盘外壳(2)之上。
所述吸盘(1)中心设置有小孔。
所述的线绳(8)依次穿过所述活塞立柱(72)的小孔、弹簧(5)、预紧螺帽(4)中间的小孔、吸盘外壳(2)两侧的小孔后,固定于定滑轮(3)上,重物垂挂于固定在定滑轮(3)上的线绳(8)上,所述的线绳(8)无弹性,且能够负担重物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