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OSS装甲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提高耐菌性的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6845.6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刘雅薇;林欧凯;魏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82 | 分类号: | B01D71/82;B01D69/02;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oss 装甲 聚酰胺 反渗透 表面 提高 耐菌性 改性 方法 | ||
一种POSS装甲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提高耐菌性的改性方法,属于材料改性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配置樟脑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间苯二胺的混合溶液;(2)将聚醚砜基膜表面浸没在混合溶液中;(3)将聚醚砜基膜取出,在空气中晾5~10分钟;(4)将聚醚砜基膜浸没在1,3,5‑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中,保持1min;(5)将膜取出,在空气中晾2分钟;(6)将膜浸泡在POSS‑NH2·HCl水溶液中,保持1~15min;(7)将膜置于40~80℃的烘箱中,反应10~20min,然后将膜片取出,置于4℃下保存。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改性方法可避免使用过程中POSS‑NH2·HCl的迁移,同时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新的物理防护功能层,赋予反渗透膜高的抗细菌污染性能。此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OSS装甲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提高耐菌性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其具有绿色、高效和环保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是一种能够对小分子盐进行截留的分离膜,常用在家用净水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反渗透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微生物等的污染,微生物在运行过程中会粘附在反渗透膜的表面,降低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反渗透膜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反渗透膜表面的抗菌性,进而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号为 CN102527252A的“一种抗菌复合反渗透膜”,公开了一种复合反渗透膜表面抗菌改性方法。该方法采用涂覆的方法在聚合的聚酰胺表面涂覆一层抗菌功能的丝胶蛋白,使得复合反渗透膜的亲水性和抑菌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抗生物污染性能,但是这种改性方法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亲水物质的迁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细菌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POSS装甲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提高耐菌性的改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OSS装甲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提高耐菌性的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置质量分数为2.3%的樟脑磺酸、0.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2%的间苯二胺混合溶液;
步骤二:将聚醚砜基膜表面浸没在步骤一制得的混合溶液中,保持1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聚醚砜基膜取出,在空气中晾5~10分钟,排除聚醚砜基膜表面多余的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聚醚砜基膜浸没在质量分数为0.1%的1,3,5-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中,保持1min;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聚醚砜基膜取出,在空气中晾2分钟,排除聚醚砜基膜表面多余的1,3,5-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聚醚砜基膜浸泡在质量分数为0.05~3%的POSS-NH2·HCl水溶液中,保持1~15min;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所得的聚醚砜基膜置于40~80℃的烘箱中,反应10~20min,然后将聚醚砜基膜取出,置于4℃下保存。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POSS-NH2·HCl作为无机纳米粒子,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同时由于其含有丰富的-NH2基团,可以在界面聚合过程中与未反应完全的酰氯进一步发生反应,从而将其装甲在反渗透膜表面,而剩余的-NH2基团可以与细菌相互作用,起到抗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6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