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7217.X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力;王万顺;彭锋;刘尚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及汽车,其中,悬架,包括:扭力梁,所述扭力梁包括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横梁连接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车体和车轮连接;约束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至少沿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球铰与第一纵梁连接;第一轮体,第一轮体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车体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轮体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至少沿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球铰与第二纵梁连接;第二轮体,第二轮体通过第二连接轴与车体转动连接并与第一轮体相接触,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轮体转动连接。本发明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架是汽车经常采用的一种后悬架型式,用于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
现有的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横梁和两个纵梁,横梁支撑在两个纵梁之间,纵梁一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和车轮连接。
然而现有的扭力梁式悬架对汽车侧向支撑力不足,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及汽车,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悬架,包括:
扭力梁,所述扭力梁包括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横梁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车体和车轮连接;
约束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至少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球铰与第一纵梁连接;
第一轮体,所述第一轮体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一轮体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至少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球铰与所述第二纵梁连接;
第二轮体,所述第二轮体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轮体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与
所述第二轮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朝向所述第一纵梁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正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朝向第二纵梁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反向旋转。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车轮和本发明所提供的悬架,所述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所述车体和和车轮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悬架,在汽车组装过程中,可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车体和车轮连接,当汽车受到侧向力时,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会受到扭力而出现变形,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则会同时受到朝向第一纵梁的力或同时受到朝向第二纵梁的力,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则会同时朝向第一纵梁移动或同时朝向第二纵梁移动,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朝向第一纵梁移动或同时朝向第二纵梁移动时均能够带动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同向旋转,且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相接触,因此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之间会产生干涉力并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移动产生约束,从而能够对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变形产生约束,由此能够防止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变形过大,进而防止车轮的前束角产生过大变化,提高了汽车的侧向支撑力及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1:横梁 102:第一纵梁; 103:第二纵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7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2-氨基十二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风电叶片轻质叶根结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