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银行导览系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8553.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禹鑫燚;汪涛;欧林林;杨帆;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21/3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银行 系统 智能 服务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行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适用于银行环境中的业务办理以及智能引导;满足银行客户的业务办理需求。
背景技术
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在该领域大力发展,竞争世界霸主的地位。60年代以后,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地位,相继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机器人技术的演变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世界上最早的两种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被应用于工业领域,它们是“尤尼梅特”和“沃尔萨特蓝”服务机器人。需要服务机器人完成的动作,由人类操纵机械手臂或者向控制器发送相关指令,让机械手臂自动运动,以这样的两种方式进行示范,在动作启动再到停下来的过程中,服务机器人会把机械手臂动作从头至尾储存在记忆装置中。机器人可以把人类教给他的动作再现,并能够保存重复相同的执行状态。但是该类型的服务机器人很难适应环境的改变,面临外界信息几乎不具有反馈能力。
第二代是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具有触觉、视觉、听觉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机器人在工作状态下,自身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的改变而做出灵活调整。即使是陌生的环境,也能很快适应并且顺利完成工作。
第三代是智能服务机器人,它依靠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不同类别的传感器,实时获取周围的环境信息,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独立思维、学习、识别、推理,并作出判断和决策,具备自主运行能力强、智能化程序较高等优点。能够顺利、准确的完成既定任务,属于高级机器人。
目前,应用到银行营业厅场景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还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有银行的业务体系流程比较繁琐复杂,并且在银行环境下人流量较大,对于银行机器人的智能引导是一个考验。
复旦大学的林剑峰、白昊昱提出了一种开放智能计算机架构的家用多功能小型服务机器人(林剑峰,白昊昱:中国,CN200710040031[X].2007-04-26),其详细介绍了一种小型的具有高度智能的家用服务型机器人,使机器人具备机器视觉、听觉、高度智能规划和功能扩展的能力,但其声音采集模块是通过采集声源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编码,再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传送给智能计算模块,这种声音识别方式可能导致识别精度不够高,并且该发明除了语音交互没有接触式交互的方式,所以在人机交互这方面用户体验可能会有所欠缺。
弗徕威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万伯涛、敬国喜提出了一种用于酒店及病房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万伯涛,敬国喜:中国,CN201320575176[0].2013-09-16),其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酒店及病房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引导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外部固定物体的位置识别以找到物体配送目标,同时实现服务机器人自定位,以规划运行路径,该发明可用于酒店传菜、病房配送药品。该发明对外部固定物体的识别通过指定物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属性来达到识别的效果,这种识别方式不够智能,在实际应用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偏差。
如今,银行网点依然是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银行纷纷进行网点转型以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很多银行网点在转型中选择了智慧银行,以更好地吸引和稳定客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银行网点客户大量流失的难题。智慧银行对客户互联网预约、到达网点后的主动接待、排队流程、服务流程、营销流程、沟通互动流程、交叉销售流程等进行了整合优化,实现了全行集中、统一、立体的网点智能化服务体系,帮助银行打造新一代、全功能、全智能模式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智能引导功能作为智慧银行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便捷快速的为客户业务引导以及排队取票,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客户的体验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本发明提出基于银行导览系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研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银行导览系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
首先,该系统中的前端业务系统模块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让客户能够直观的了解银行整个业务流程,并显示出银行网点的区域分布图,其次前端业务系统模块与银行系统能够通过WiFi连接,银行系统服务器端能够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其次采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让客户的体验更好,采用身份证读卡设备、银行卡读卡设备、人脸识别技术对银行客户的身份进行多重验证,保证了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并且该系统的避障模块引入了动态窗口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使得银行服务机器人具有智能引导的功能。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业务需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8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