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房使用的压蒜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9236.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民 |
主分类号: | A47J43/25 | 分类号: | A47J43/2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蒜泥 蒜瓣 摩擦轮 堵料 圆板 漏料孔 压蒜器 切碎 下端 斜体 柱件 左端 厨房 摩擦 侧向 蜗杆啮合蜗轮 齿轮带动 活动安装 直角板件 转动安装 连接柱 配合处 双作用 圆凹槽 翻转 上端 刀片 磨碎 扭簧 盛具 蜗轮 向后 斜板 转板 转杆 挤压 压制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房使用的压蒜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中部通过漏料孔活动安装堵料圆板,所述堵料圆板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上端,所述转板通过T型圆凹槽转动安装在柱件的右侧中部,所述柱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扭簧的左端,所述箱体的左端下部固定连接直角板件的右端,所述蜗杆啮合蜗轮,所述蜗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摩擦轮的前端中部。通过刀片将蒜瓣切碎,切碎的蒜瓣流向摩擦轮与摩擦斜体的配合处,通过摩擦轮与摩擦斜体的挤压与磨碎,将蒜瓣打成蒜泥,双作用压制蒜泥,使其更加均匀,向后拉动转杆,第一直齿轮带动堵料圆板的前侧向下翻转,蒜泥从斜板通过漏料孔流入盛具内,更方便将蒜泥从其释放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蒜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房使用的压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调味品,将大蒜去皮捣成泥状就成了蒜泥,传统捣碎蒜泥的方法是将大蒜放入瓦罐或蒜臼子中,用蒜锤将蒜泥捣碎,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较为麻烦,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压蒜器。
然而现有的压蒜器往往压蒜只有一个压制的过程,没有切碎的过程,使其压制出来的蒜泥均匀性不是很好,且从压蒜器中将蒜泥取出时,常常需要勺子之类的工具来掏出蒜泥,不方便对其收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房使用的压蒜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房使用的压蒜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中部通过漏料孔活动安装堵料圆板,所述堵料圆板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上端,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横杆的上侧中部,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竖杆的下部内对应侧,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圆套的下侧中部,所述圆套的中部转动安装轴件,所述圆套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左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直齿轮的左端中部,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圆柱的左端,所述圆柱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转杆的下端,所述圆柱的左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右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抵板,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转板的右端中部,所述转板通过T型圆凹槽转动安装在柱件的右侧中部,所述柱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扭簧的左端,所述箱体的左端下部固定连接直角板件的右端,所述直角板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上端左部,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设有盘槽,所述直角板件的左部上端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第三直齿轮的左端中部,所述第三直齿轮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蜗杆的左端,所述蜗杆啮合蜗轮,所述蜗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摩擦轮的前端中部,所述摩擦轮的后端中部通过转轴件转动安装在箱体的内侧中部后端左侧,所述摩擦轮滑动连接摩擦斜体的左侧下部,所述箱体的内侧左端下部固定连接斜板的左端,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塞料孔,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的左端,所述第三转轴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限位板,所述第三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刀片,所述第三转轴通过圆凹槽转动安装在箱体的内侧上部右端。
优选的,所述轴件的内对应端固定连接箱体的下部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柱件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抵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扭簧的右端,且扭簧套在第二转轴的左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端上部通过孔活动安装蜗杆。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端上侧通过圆孔活动安装第三转轴,且箱体的上部内侧左右两端滑动连接限位板的外对应端。
优选的,所述摩擦斜体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的内侧右端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民,未经王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9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