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与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0121.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来;郝金晶;吴江浩;孙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翻转 拍动 装置 飞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扑翼、扭转机构和扭转控制机构;
所述的扭转机构包括固定侧和施力侧,所述的施力侧连接扑翼,所述的固定侧连接扭转控制机构,其中,扑翼拍动时,连接扭转控制机构的扭转机构固定侧扭臂保持不动,而连接扑翼的扭转机构施力侧扭臂随着扑翼的运动偏离平衡位置;所述的扭转控制机构的偏转能够带动扭转机构整体转过一定角度;所述攻角为拍动平面与翼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扭转机构为扭转弹簧,所述的扭转弹簧的扭转方向为相对于其轴线垂直的方向;
所述的扭转控制机构为电磁舵,所述的电磁舵包括摇臂,所述的摇臂的偏转方向与扭转弹簧轴线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扑翼具体结构为:包括主梁、短梁、斜梁、翼膜以及连接套筒;主梁、短梁、斜梁共面,斜梁位于主梁与短梁之间,短梁根部和斜梁根部固连于主梁的根部处,且连接点位于主梁长度的10%处;翼膜粘在主梁、短梁及斜梁所构成的平面或曲面上,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扑翼和扭转弹簧的施力侧扭臂,斜梁与主梁夹角在30°至60°之间;短梁与主梁垂直;主梁根部长度的10%是主梁的外伸段;连接套筒是一个圆柱短管,内径等于扑翼主梁直径,外径等于扭转弹簧内径,并且连接套筒的其中一侧带有外伸的连接耳片,连接套筒的轴线与主梁的轴线重合,主梁插入连接套筒中,二者通过粘连成为一个整体,扭转弹簧施力侧扭臂插入外伸的连接耳片中并粘连为一个整体,扭转弹簧套在连接套筒的外侧并粘连固定;主梁、短梁及斜梁采用碳纤维杆制作,翼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制作,连接套筒采用树脂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转弹簧为线径在0.4mm至0.8mm之间,外径2mm,有效圈数3-5圈,最大扭转角不小于90°的微型扭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舵包括摇臂、线圈、磁铁、导线、控制电路板,所述电磁舵的导线通电后,线圈周围产生磁场,磁铁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带动摇臂偏转,通过操纵控制电路板,可以改变摇臂偏转的方向和角度,摇臂向一侧摆动的最大角度约为30°。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攻角被动翻转的拍动扑翼装置进行飞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扑翼拍动时,受到气动力的作用产生绕翼根的气动力矩,使扑翼的攻角发生改变,连接扭转控制机构的扭转机构固定侧扭臂保持不动,而连接扑翼的扭转机构施力侧扭臂随着扑翼的运动偏离平衡位置;扭转机构施加一个与气动力矩相反的扭矩,气动力矩和扭转机构的弹性力矩相互作用,使攻角不断改变,实现了扑翼的被动翻转;所述攻角为拍动平面与翼面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扭转控制机构的偏转能够带动扭转机构整体转过一定角度,扭转机构的静止角发生改变;拍动过程中扑翼与来流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对速度发生变化,引起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扑翼运动所产生的气动力载荷确定扭转弹簧的最大工作扭矩;扭转弹簧工作扭矩的最大扭矩为扑翼以45度攻角拍动时产生的最大气动力矩的1.5-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收放的扑翼
- 下一篇:一种内翼扭转的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