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流深水网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0351.5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刘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6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网箱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流深水网箱系统,包括锚泊基础、网箱框架、网衣,锚泊基础包括基础支架,其中心设有中部系泊环,中心外侧设有网箱系泊环、抗流网系泊环、套杆;还包括位于迎流侧的抗流框架,抗流框架下方设有抗流网,抗流网上多列套管,多根缆绳穿过各列套管后上端系泊在抗流框架上,下端系泊在基础支架的抗流网系泊环上;网衣上也设有多列套管,多根缆绳穿过各列套管后上端系泊在网箱框架上,下端系泊在中部系泊环或网箱系泊环上;抗流框架与网箱框架之间设有多条钢索,各钢索上套入约束直管。本发明在网衣的迎流侧设置一道或多道抗流网,能大大降低网箱内部的海流速度,使网箱能设置在海流速度较大的海域,拓宽了适宜养殖海域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网箱,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流深水网箱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近岸小网箱主要分布在10m水深左右的港湾海区,从南海到黄、渤海,近岸传统小网箱的总数已达到120多万只。然而传统的小网箱主要设置在沿岸半封闭性港湾内,养殖容量小、使用寿命短、污染严重、引发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容易发生大规模鱼病及鱼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上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开发12~40m水深的海水抗风浪网箱,是海上养殖渔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12~40m水深的海域,由于相对水较深、流速大、水体交换好,不仅鱼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而且残饵和粪便能够及时地被降解,不会产生危害性污染,可保证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但在深水海域进行网箱养殖,海流速度大,下列问题值得关注:
一、网衣的容积损失率:
网衣系统主要是围出一个养殖水体供养殖鱼类活动。如果海水流速较快,网衣常常会漂浮不定且向内聚拢,导致网箱的养殖空间变小,水产活动范围变小,水中含氧量下降,水质下降,进而诱发各类疾病的发生。
国内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海水流速对网箱的最大影响还是造成网箱网衣容积的变小,流速0.5m/s时,网箱的容积损失率为30%左右;当流速1.0m/s时,网箱的容积损失率为50%左右;当流速1.5m/s时,网箱的容积损失率为70%左右。HDPE圆形浮式网箱在海流作用下合成纤维网衣漂浮严重,容积损失率高。
目前,为了避免网衣因为水流作用聚集一起而挤压养殖对象,通常在网衣底部按一定间距系缚系列沉子,或在网箱内放入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沉入网箱底部,可以防止网衣向内聚拢。但在更换网衣、清洗网衣或拉网收鱼时,需要潜水员潜水去水底将沉子在收网前先拉出水面,或将支撑环取出,增加了用工用时,进而增加了养殖成本,且工作效率较低。
可见,亟待改进深水网箱网衣的固定装置,以降低深水网箱养殖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海流速度过大影响鱼类生长:
在海流速度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养殖品种无法适应长时间的顶流运动,也无法摄食,死亡率高;顶流运动也耗费了大量生态能量,生长速度慢,养殖效果差。我国广泛使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圆形浮式网箱的抗流能力小于1.0m/s。如在每年秋季大潮的浙江沿海海域,养殖海域流速小于1m/s的约占40%,1.0~1.5m/s的约占30%,大于1.5m/s的约占30%。如何开发能适应海流速度较大的网箱,拓宽养殖海域,减少海流速度对鱼类生态能量的消耗,确保养殖鱼类能健康生长,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三、废旧网衣数量庞大:
一般地,海水网箱的网衣使用寿命为2年左右。我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在沿海养殖的各类网箱数以百万计,每年更换下来的废旧网衣数量庞大,如何合理再利用这些废旧网衣也是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湖蟹套养青虾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水面浮动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