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1667.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彭益;张小齐;查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面 发光 亮度 均匀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背光源的亮度,提升导光板的光能利用率,并增加导光板的良率和遮瑕性,现在的中高端手机的导光板均采用V-cut工艺,即导光板的出光口设置V-cut槽,V-cut槽是一种微结构,其呈微小的锯齿状或半圆形。随着手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高,且为了增加手机携带和使用的便携性,手机由原来方正的外形逐渐向四角设置倒角的方向发展。如图1与图2所示,为现有背光源的设计方案,在导光板100的入光处有深度一定和间距均匀分布的锯齿200,出光面有深度一定和间距均匀分布的V-cut槽300,导光板100四角设有大的倒角,此种设计由于四角存在大的倒角,导致在圆角处已无空间放置LED400,容易造成两角出现暗区500,特别是因为V-cut槽300的聚光作用,会使两角没有光线照射,造成两角更暗。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通过一种全新的V-cut槽设计和锯齿设计,来解决导光板两角出现暗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包括一导光板以及为所述导光板提供光源的若干LED,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V-cut槽,所述V-cut槽包括:第一区、第二区以及第三区,所述第一区设在导光板的中间,在第一区V-cut槽的深度不变,所述第二区与第三区设在第一区的两侧,在第二区与第三区V-cut槽的深度向导光板两侧由深变浅,直至导光板两侧的V-cut槽的深度为零。
进一步地,在第一区、第二区以及第三区,V-cut槽的宽度不变。
进一步地,在第一区,V-cut槽的宽度不变,在第二区以及第三区,V-cut槽的宽度从导光板中间向两侧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入光口设有锯齿,所述锯齿之间的间距不变。
进一步地,位于中间的LED对应的锯齿的间距大于位于两侧的LED对应的锯齿间距。
进一步地,位于两侧的LED对应的锯齿间距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V-cut槽为尖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为尖形、椭圆形或梯形。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面屏且发光亮度均匀的背光源,在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V-cut槽,在导光板的入光口设置锯齿,通过调节V-cut槽的深度与宽度以及锯齿的间距来消除或减小导光板入光口的暗区,使导光板发光均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显著增加导光板入光口两角的亮度;
2、能减小导光板入光口两角暗区的面积;
3、在不降低屏占比和发光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大导光板入光口的倒角,使手机的握持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发光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他V-cut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他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直背光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子带隙中模式截止特性的单模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