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间隙调节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1986.7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必鲜;刘琦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4 | 分类号: | F01L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液压间隙调节器 活塞组件 柱塞 泄漏间隙 高压室 供油室 轴向移动 供油孔 壳体沿 内周面 外周面 润滑油 除气 排出 连通 体内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其包括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柱塞‑活塞组件,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内限定供油室,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之间限定高压室,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泄漏间隙,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供油室供给润滑油的供油孔。其中,在所述壳体中贯穿所述壳体的壁地形成有除气孔,所述除气孔经由所述泄漏间隙与所述高压室连通。在本发明的液压间隙调节器中,因为空气可以容易地通过除气孔排出,所以除气过程的时间可以缩短,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刚度可以被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配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除气孔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背景技术
图1是示出了发动机气门附近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液压间隙调节器100(也被称为液压气门挺杆)、凸轮200、滚子指状摇臂500、气门300和气门座400。液压间隙调节器100是根据凸轮200的外形和发动机工作条件自动调节指状摇臂500和气门300之间的间隙的结构元件。
图2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液压间隙调节器100的轴向截面示意图。该液压间隙调节器100包括壳体1、活塞2、柱塞4、止回阀5、复位弹簧6。壳体1为带底的大致圆筒状壳体。柱塞4和活塞2固定安装到一起而形成柱塞-活塞组件,在该柱塞-活塞组件的内部限定供油室B。柱塞-活塞组件安装到壳体1中并能够相对于壳体1沿轴向A移动。止回阀5在壳体1内安装到活塞2的下端,复位弹簧6对止回阀5施加推力,使止回阀5压靠活塞2的下端。在活塞2的下端和壳体1的底部之间限定高压室(还可以称为压力室)C。换言之,由止回阀5将供油室B和高压室C划分开。
在壳体1中形成有供油孔3。在柱塞4中形成有供油孔7。参照图1和图2,在凸轮200的基圆相位期间,气门300关闭,通过供油孔3和供油孔7向供油室B供应润滑油,在油压下止回阀5会打开,并且油会充填到高压室C中。复位弹簧6和供油室B及高压室C中的液压推动柱塞4抵靠指状摇臂500消除气门机构部件的间隙。当气门300开启时,来自凸轮200的压力将柱塞-活塞组件压进壳体1中,止回阀5关闭并且高压室C中的压力上升。由于高压室C和供油孔3之间的压力差,油被通过壳体1和活塞2之间的泄漏间隙挤压。在气门升程结束时,柱塞4顶部的压力变得小于作用在柱塞4上的液压力和复位弹簧力。因此,高压室C膨胀。止回阀5开启并且泄漏的油被重新充填。
在发动机启动初始阶段,高压室C中有一些空气。在润滑油充填高压室C的过程中,同时排出空气。但因为来自供油孔3的油压,空气不能经由供油孔3排出,仅有的方式是通过泄漏间隙排出(参见图2中的虚线箭头A1、A2,仅为了使该标注清晰可见,虚线箭头A1、A2添加到了壳体1和活塞2、壳体1和柱塞4之间的泄漏间隙的略右侧)。然而,泄漏间隙也充填有油,所以在高压室C中注满油会花很长时间(也就是说,将空气排出高压室C会花很长时间)。如果高压室C中依然有一些空气,因为空气比油明显高的可压缩性,以及高压室C中的高压可能会引起气蚀问题,因此在柱塞4被压缩时,油的体积模量会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液压间隙调节器100的刚度会降低并且不能很好地抵制来自指状摇臂500的柱塞推力,不能消除气门机构部件的所有间隙,这将引起噪声并对气门机构的动态性能造成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除去除高压室中的空气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其包括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柱塞-活塞组件,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内限定供油室,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之间限定高压室,在所述柱塞-活塞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泄漏间隙,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供油室供给润滑油的供油孔,
其中,
在所述壳体中贯穿所述壳体的壁地形成有除气孔,所述除气孔经由所述泄漏间隙与所述高压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