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邮件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2111.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盼盼;喻波;王志海;吴弘毅;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邮件 处理 系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注册指令,建立用户,其中,所述注册指令中携带有用户信息;
所述策略服务器生成多个密钥,并为所述用户制定邮件发送策略以及邮件接收策略,其中,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被配置为与第一密钥相关联,所述邮件接收策略被配置为与第二密钥相关联;
移动终端向所述策略服务器提交邮件发送策略请求以及邮件接收策略请求,其中,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请求以及所述邮件接收策略请求中均携带有所述用户信息;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请求,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所述邮件发送策略和所述第一密钥,以及,依据所述邮件接收策略请求,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所述邮件接收策略和所述第二密钥;
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存在待发送邮件,则使用所述第一密钥,并按照所述邮件发送策略对所述待发送邮件进行加密,以及,发送加密后的待发送邮件,其中,所述加密后的待发送邮件中存在第一加密标识,所述第一加密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加密后的待发送邮件为使用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加密的;
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存在待接收邮件,则依据所述待接收邮件携带的第二加密标识,检测所述第二密钥是否为与所述第二加密标识对应的加密密钥;
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为是,则使用所述第二密钥,按照所述邮件接收策略对所述待接收邮件进行解密;
其中,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注册指令,建立用户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所述注册指令携带的用户信息,创建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邮箱信息、用户名称、以及电话信息;
所述策略服务器将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写入用户列表;
其中,所述策略服务器生成多个密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策略服务器创建密钥标识;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所述密钥标识,生成密钥配置信息,所述密钥配置信息包括密钥内容、密钥名称以及密钥等级;
所述策略服务器将所述密钥标识、以及所述密钥配置信息对应写入密钥列表;
其中,所述为所述用户制定邮件发送策略以及邮件接收策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发送策略设置指令,为所述用户制定邮件发送策略;
其中,所述邮件发送策略包括策略标识、策略名称、加密类型以及加密规则,所述加密类型用于指示对待发送邮件中的指定部分进行加密,所述加密规则用于指示所述邮件发送策略针对的收件邮箱;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第一密钥分配指令,将所述邮件发送策略与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标识进行关联;
所述策略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邮件发送策略的策略标识对应写入邮件发送策略列表;
其中,所述为所述用户制定邮件发送策略以及邮件接收策略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接收策略设置指令,为所述用户制定邮件接收策略;
其中,所述邮件接收策略包括策略标识、策略名称、解密类型,所述解密类型用于指示对待接收邮件中的指定部分进行解密;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第二密钥分配指令,将所述邮件接收策略与所述第二密钥的密钥标识进行关联;
所述策略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邮件接收策略的策略标识对应写入邮件接收策略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请求,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所述邮件发送策略和所述第一密钥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策略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请求;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所述邮件发送策略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用户信息,检索所述用户列表,并提取所述用户标识;
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所述用户标识,检索所述发送策略列表,并提取所述邮件发送策略;
以及,所述策略服务器依据所述邮件发送策略,确定与所述邮件发送策略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标识,并依据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标识,从所述密钥列表中提取对应于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内容;
将所述邮件发送策略以及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内容返回给所述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邮件发送策略以及所述第一密钥的密钥内容缓存至本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生用电子班牌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业务替代路由确定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