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2940.7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好教;道地勋;田中庆;藤卷孝成;三浦芳则;川崎大志;栗城博光;六嘉孝信;宫崎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7/08 | 分类号: | H01Q7/08;H01Q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刘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所制造的天线装置的共振频率分布的中值与共振频率的设计值之间的偏差;该天线装置至少具备串联配置的多根棒状磁芯(20)、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30)、以及与线圈(30)电连接的电容器,从多根棒状磁芯(20)中选择的第一棒状磁芯(20A)和配置在从多根棒状磁芯(20)中选择的第一棒状磁芯(20A)的任意一端部侧的第二棒状磁芯(20B)呈分离地配置,并且,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侧的端面(22A)和第二棒状磁芯(20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侧的端面(22B)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端面位于线圈(30)的内周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天线装置中使用由锰-锌铁氧体等磁性体材料形成的棒状磁芯。为了提高该天线装置的输出,棒状磁芯的长度大更有利,但是,存在在对棒状磁芯施加撞击或弯曲应力时棒状磁芯容易损坏折断这一缺点。为了解决如上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沿一个方向串联配置的多根棒状磁芯和卷绕于该多根棒状磁芯的多个线圈的天线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7-43588号
另外,天线装置根据使用用途而要求的共振频率的公差不同,例如,LF带(低频带、30kHz~300kHz)的近距离通信系统、尤其是PEPS(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用的发信用天线装置要求±2%左右的公差。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装置中,通过使设于两个棒状磁芯之间的小型磁芯旋转而调节共振频率,从而能够将共振频率设定在公差的范围内。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装置中,为了设置为能够调节共振频率,需要进一步搭载如小型磁芯那样的共振频率调节机构,而且线圈也需要使用多个,因而天线装置的构造及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共振频率由值根据构成天线装置的线圈的匝数而进行增减的电感值和构成天线装置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决定。而且,关于天线装置的制造中所使用的市场上出售的电容器,在各个个体间静电容量具有差异(个体间静电容量差异)。因此,在天线装置不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例示那样的共振频率调节机构时,为了将共振频率控制于(纳入)所要求的公差范围内,需要根据制造天线装置时所使用的各个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但是,在批量生产天线装置时,根据各个电容器的静电容量以小于1Turn(构成线圈的导线的一圈大小)的值对线圈的匝数进行微调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制造不具有共振频率调节机构的天线装置时,对于制造中所使用的同一种类的电容器需要按照各规定的静电容量范围进行分类并划分等级,然后对各等级的电容器以整数倍单位的值设定线圈的匝数。例如,使用个体间静电容量差异为±5%左右的市场上出售的电容器制造具备一根棒状磁芯和一个线圈的天线装置时,电容器需要根据静电容量而预先分类为4~5个等级左右。
在此,天线装置的设计值为以下时:即,共振频率为125kHz、天线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为3300pF时,电感值L为492μH。而且,假设在电容器的个体间静电容量差异为±5%时,对-5%~+5%的范围以2%的幅度进行分割而将电容器分类为5个等级。这时,关于被分类为静电容量在3300pF±1%的范围内这一等级的电容器,只要线圈的匝数能够设定成使电感值L为492μH,则能够得到具有以125kHz为中值的共振频率分布的天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