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装饰线条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628.X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田力;李建荣;涂俊峰;林偲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518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装饰 线条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装饰线条的安装方法,主要是由两块正六边形线条装配得到的8字形装饰线条,在正六边形线条的背面设有转角连接构件、普通圆钉、U型槽、L型槽、卡块和弹性拨片,正六边形线条是由若干个线条单元拼装而成,转角连接构件设置于线条转角处,通过普通圆钉固定在正六边形线条背面,正六边形线条的L型槽和卡块分别与固定于墙体的L型钢和弹性卡槽相配合,使正六边形线条固定于墙面上。本发明避免了现场拼装线条,在不破坏装饰线条外表面的前提下完成与墙体的连接,保证了装修工程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线条,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装饰线条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立面造型和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装饰线条改变立面的造型与形式,使其焕然一新,是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且装饰线条的质量体现了精装修的施工水平,因此人们对装饰线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然而目前的装饰线条安装存在较多问题:1)装饰线条在现场组装、人工直接粘接于墙体表面,存在安装精度不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难以实现一次完成施工,后续存在较大概率的二次施工修复;2)安装过程中常使用钉子固定线条,线条表面会受到局部破坏,线条转角对接时存在缝隙不均匀,安装后钉眼转角处要修复、喷漆存在油漆色差和不均匀等缺陷,影响线条外表面的美观程度,间接影响装修效果,且施工难度大;3)装饰线条边缘采用胶水与墙体连接,胶水需要一定时间凝固,为保证装饰线条与墙体贴合,施工人员需要将装饰线条摁在墙体上直至胶水凝固,一来会增加工人的负担,二来就会导致施工工期增加;4)大多数装饰线条的转角留有接缝,存在强度不够的问题,容易开裂,影响美观和质量。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新型、施工方便、安装精度高、不破坏装饰线条外表面的新型装配式装饰线条及其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装饰线条的安装方法。
一种装配式装饰线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装饰线条主要是由两块正六边形线条(2)装配得到的8字形装饰线条(9),在正六边形线条(2)的背面设有转角连接构件(3)、普通圆钉(4)、U型槽(5)、L型槽(6)、卡块(7)和弹性拨片(8),正六边形线条(2)是由若干个线条单元(1)拼装而成,转角连接构件(3)设置于线条单元(1)转角处,通过普通圆钉(5)固定在正六边形线条(2)背面,正六边形线条(2)的L型槽(6)和卡块(7)分别与固定于墙体(15)的L型钢(10)和弹性卡槽(11)相配合,使正六边形线条(2)固定于墙面上;
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预制得到的两块正六边形线条(2)通过U型槽(5)和弹性拨片(8)连接得到8字形装饰线条(9);
2)根据设计图纸,在墙体(15)上放线定位,确定各部件的位置;
3)在墙体(15)上布置L型钢(10)和弹性卡槽(11);
4)墙体(15)上的L型钢(10)、弹性卡槽(11)分别与8字形装饰线条(9)背面的卡块(7)、L型槽(6)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弹性拨片设置于上部正六边形线条下水平边,U型槽设置于下部正六边形线条的上水平边,L型槽分别设置于上部正六边形线条的上水平边以及下部正六边形线条的下水平边,卡块设置于正六边形线条左右边,沿纵向布置。
固定于墙体的L型钢和弹性卡槽的布置位置、尺寸均对应于正六边形线条背面的L型槽和卡块;弹性卡槽底部设有凸块。
U型槽两侧边设置有与弹性卡槽的端头相匹配的凹槽,弹性拨片呈L型,端头厚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两块正六边形线条通过U型槽和弹性拨片之间的连接固定,保证了装饰线条的整体性,且不需要破坏线条外表面,保证了线条的美观完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