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726.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史松君;林永寿;杨继民;韩昌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8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活性 材料 电化学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基体以及导电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基体的表面且包括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和碳基导电材料。本申请的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具有明显的PTC效应,在电化学储能装置滥用时可以为电化学储能装置提供有效的现场保护,改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热冲击安全性能和过充安全性能,同时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兼具良好的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滥用所造成的热失控已经成为电池应用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滥用过程中,电池剧烈产热,无法及时散去的热量会引起电池内部严重的热量累积,最终导致热失控。
目前研发人员通常采用添加阻燃添加剂、使用陶瓷隔离膜或具有温度敏感性的集流体等技术手段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在这些技术手段中,有些会在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同时劣化电池的动力学性能,有些则对电池的安全性能的改善效果还不够理想。电池的安全问题仍亟待解决,尤其是在电池内部热量剧烈产生之前,抑制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对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兼顾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以及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和倍率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基体以及导电包覆层。所述导电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基体的表面且包括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和碳基导电材料。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片,其包括本申请一方面的电极活性材料。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包括本申请另一方面的电极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的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具有明显的PTC效应,在电化学储能装置滥用时可以为电化学储能装置提供有效的现场保护,改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热冲击安全性能和过充安全性能,同时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兼具良好的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和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申请的电极活性材料、电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首先说明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电极活性材料。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电极活性材料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基体以及导电包覆层。所述导电包覆层包覆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基体的表面且包括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和碳基导电材料。
在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温度系数导电聚合物选自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电池负极材料的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