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3830.2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泉;陈广深;赵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纳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A61M16/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李羡民 |
地址: | 065999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用即制 个人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供氧设备是抢救伤病人员或在缺氧条件下,给人体供氧的常用设备,其在矿井作业、医疗救护以及户外运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供氧装置包括氧气容器、导气管和咬嘴呼吸器,氧气容器设有出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阀门,出气管的输出端与导气管的输入端连通,导气管的输出端与咬嘴呼吸器连通。使用时,要预先向氧气容器中充入氧气,当需要供氧时,需将咬嘴呼吸器放入人口中,打开阀门,氧气通过导气管输送至咬嘴呼吸器,从而给人体供应氧气。
这种供氧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常用的氧气容器的容积有限,若要供给足够的氧气,会造成容器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而且,氧气为助燃剂,受气温或运输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氧气泄漏,引起爆炸,存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其可以利用制氧剂与水反应快速制取氧气以供所需,由于两者不用时分别储存,便于携带,可以避免携带氧气容器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包括氧气制备机构、导气管和咬嘴呼吸器,氧气制备机构与导气管的输入端连通,导气管的输出端与咬嘴呼吸器连通。
上述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所述氧气制备机构包括顶盖、上腔室、下腔室和控制室,所述顶盖、上腔室和下腔室依次相接,所述顶盖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导气管连通;所述控制室位于上腔室的中部,控制室的侧壁底部与上腔室的底面固接;所述控制室内设有通气管路和给水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一端与下腔室连通、另一端与出气管连通;所述给水管路一端与上腔室底部相通、另一端与下腔室相通;所述下腔室内放置制氧剂,所述上腔室内盛装水。
上述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所述通气管路中设有氧气控制阀,所述氧气控制阀包括上阀座、第一球阀芯、弹簧和下通气管;其中,所述上阀座的顶端接出气管,下通气管将上阀座和下腔室连通;所述上阀座的工作面为球面,第一球阀芯与上阀座的球面参数相匹配;所述弹簧支撑在第一球阀芯的球面上;
所述给水管路中还设有供水控制阀,所述供水控制阀包括上给水管、下阀座、第二球阀芯和下给水管,所述上给水管、下阀座和下给水管依次相连、下给水管将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所述下阀座的工作面为球面,第二球阀芯与下阀座的球面参数相匹配;
在所述第一球阀芯和第二球阀芯之间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长度略大于第一球阀芯和第二球阀芯均关闭时的距离。
上述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所述顶盖、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上述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增设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在上腔室的侧壁底部,排水口处设有塞堵。
上述即用即制的个人供氧装置,所述弹簧为拉簧。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咬嘴呼吸器戴上,将制氧剂置入下腔室,将上腔室旋接到下腔室,然后向上腔室中注水,盖上顶盖,使整个装置处于一个密闭状态。上腔室中的水通过给水管路流入下腔室,在下腔室中制氧剂遇水反应生成氧气,当氧气产生的压力足够时,将自动开启氧气控制阀,氧气通过通气管路、出气管、导气管和咬嘴呼吸器输送至人体。若氧气继续产生,超过预设气压上限时,氧气控制阀将关闭供水控制阀,水不再流入,制氧反应逐步停止。本发明的氧气即用即制,避免了携带过大体积的氧气容器带来的不便,也避免了因氧气容积有限造成无法供氧的尴尬局面,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本发明将两种制氧物质分开保存,也避免了高温或运输影响而发生氧气泄漏或爆炸,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供氧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氧气制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部件标记分别表示为:1.顶盖;11.出气管;2.上腔室;41.上给水管;42.下给水管;43.第二球阀芯;44.下阀座;45.下通气管;46.上阀座;47.第一球阀芯;48.弹簧;49.联动杆;3.下腔室;4.控制室;5.排水口;6.导气管;7.咬嘴呼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氧气制备机构、导气管6和咬嘴呼吸器7,氧气制备机构与导气管6的输入端连通,导气管6的输出端与咬嘴呼吸器7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纳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廊坊纳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智能呼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松紧度自动调节的吸氧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