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4679.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卓立雅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5F1/46;H02H3/3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式 透水 加工 智能 温度 控制系统 | ||
1.一种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和中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并联稳压电路、红外通信系统和漏电保护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相连,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并联稳压电路和漏电保护电路均与所述加热系统相连,所述红外通信系统用于整个系统的信号传输,所述红外通信系统采用红外光传输及无限工作机制,其组成结构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通信信道,红外接收器三大部分组成,所述红外接收端的工作过程,首先进行光电转换,将红外脉冲信号变为电信号,经过适当的频域均衡后进行码元判决,码元判决电路是接收器设计的核心部分,由于信号采用红外无线进行穿社,其电平变化范围较大,所以码元判决电路必须是自适应的,接收的信号经自适应码元判决后变成数字信号,再进行适当的解码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计算机网卡的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熔断器fu、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滤波电容器c1、c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限流电阻器r和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vl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由电热点温度计q、继电器k1、k2、交流接触器km和电热器eh组成,接通电源开关s,交流2201i电压经t降压、ur整流、c1滤波及ic稳压后产生+12v电压,供给温度检测控制电路,同时通过r将vl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使用时,用户可通过电热点温度计q来自行设定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受控温度低于温度的下限值时,q的动触头与温度下限触头接通,继电器kl和km先后通电吸合,eh通电开始加温,温度升高后,q的动触头与温度下限触头断开,但由于k1的常开触头k1-1已闭合自锁,故k1和km仍维持吸合状态,eh仍保持通电状态,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的上限值时,q的动触头与上限触头接通,使k2通电吸合,k2的常闭触头断开,使k1和km断电释放,eh停止加热,此后温度逐渐下降,q的动触头与上限触头断开,电路恢复为原始状态,直到温度降至下限值时,q的动触头与下限触头再次接通时,k1和km又通电吸合,eh通电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稳压电路由输入级、稳压基准、差分放大器、复合管、输出级构成,两个二极管均为反向极向保护,引线端子REF为参考电压输入端,ANODE为公共阳极端,CATHODE为输出阴极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当无旃电电流时,零序电流互感器TA的一次电流矢量和为零,TA无感应电流输出,晶闸管VTH不导通,脱扣器不动作,正常向负载供电,当有漏电流出现时,TA-次电流矢量和不再为零.TA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经脉冲触发电路形成触发电压,使晶闸管VTH导通,交流220V电源电压经脱扣器线圈L、UR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VTH的阳极、阴极构成回路,线圈L得电吸合,带动漏电保护器上的开关Qs动作,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了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透水管加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红外通信系统中,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选用输入阻抗较高的场效应管放大器,并要求带宽大,增益高,噪声低,干扰小,频率响应与信道脉冲响应匹配,自适应的码元判决电路能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得到最佳的阈值电平,并根据此阈值电平对信号进行判决,将其变换为数字电平之后进行解码,恢复原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卓立雅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卓立雅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