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4995.1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9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伊势史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1/02 | 分类号: | D03D1/02;D03D15/00;B60R21/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在气囊用途等中有用的轻量织物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的织物的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合成纤维的无树脂被覆的织物,该织物的升温DSC吸热曲线中,与织物构成纱的升温DSC吸热曲线的熔融吸热最高温度相比位于高温侧的吸热量相对于总体的吸热量的比率超过50%,该织物利用喷水织机织造,织造时的经纱张力为0.40~0.65cN/dtex,接着不进行精练或经过50℃以下的精练,然后在120℃以下进行干燥整理。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8月12日、申请号为201480044853.3、发明 名称为“织物”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在交通工具的冲撞时用作乘客保护装置即气囊装置 的袋体的气囊用途等的织物。尤其涉及适于气囊用途等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织 物。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缓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冲撞事故中对人体的冲击的装置,正在 推进气囊向交通工具中的安装。作为在冲撞时利用气体膨胀而吸收缓和对人 体的冲击的气囊,除了驾驶席用和副驾驶席用气囊之外,帘式气囊、侧气囊、 膝部气囊、后气囊等向车辆中的安装逐渐为了保护乘客而实用化。进而,为 了保护行人,也提出了以向车辆的车舱外侧膨胀的方式安装的气囊。
这些气囊平时较小地折叠来收纳。传感器检测到事故的冲击,气囊展开 膨胀时,利用由充气机产生的气体使折叠被推展开,同时压破收纳处的盖部 分,使气囊弹出并充分膨胀,从而挡住人体。
近年来,气囊为了能够应对广泛的冲撞条件而要求更高速地展开。于是, 利用使用更高输出的推进剂的充气机,利用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展开。因此, 为了制作安全性更高的气囊,需要提高袋体的耐热耐压性。另外,为了长期 维持性能,存在抑制经热后的高压透气度的课题。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树脂覆膜的气囊织物中,通过涂布特定 的树脂组合物,由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熔点上升,因此避免气囊在高温展 开时的损伤。对于透气度的抑制,在布帛上设置树脂覆膜的方法是有效的, 但是,为了更高速展开,无树脂覆膜的轻量织物是有利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9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在气囊用途等中有用的、且不存在弹性体或树 脂覆膜或浸渗的轻量织物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人等发现,提高织物的纱线彼此的相互约束力,使织物的由差示 扫描量热计得到的熔融行为成为更高温,从而能得到热稳定性优异的织物, 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1)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合成纤维的织物,该织物的升 温DSC吸热曲线中,与织物构成纱的升温DSC吸热曲线的熔融吸热最高温度 相比位于高温侧的吸热量相对于总体的吸热量的比率超过45%。
(2)根据上述1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织物构成纱的粘弹性的tanδ 峰值温度为115℃以上。
(3)根据上述1或2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加油率为0.05重量%以 上且0.20重量%以下。
(4)根据上述1~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构成织物的经 纱与纬纱的扁平度(平面方向的单纱的宽度/厚度方向的单纱的宽度)当中较 大的一者为3.0以上。
(5)根据上述1~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合成纤维为聚 酰胺66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周转箱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用进线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