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风病患者组织液采集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045.0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风病 患者 组织液 采集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风病患者体格检查的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麻风病患者皮肤等组织处的组织液采集提取。
背景技术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人的常规检查手段主要有定期检测麻风杆菌含量及其分布,最常用为组织液刮取采集法。
此方法主要步骤为:主要从皮肤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时可作淋巴结穿刺查菌。皮肤查菌取材:选择有活动性皮肤主治,消毒皮肤。检查时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患者皮肤捏紧提起,使局部皮肤变白,然后右手持脱刀切开一个5毫米长,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组织液,涂在载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镜检。切口棉球贴压,取材部位的多少视需要而定。由于麻风病人需要定期采集标本,年数长久,以及麻风病理对肢端组织皮肤、神经的侵害,体表皮肤组织增生严重,活动性差,体液循环欠佳,给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当前麻风病人组织液采集方式存在的不足:
1、皮肤组织增生严重,手工施压费力;
2、皮肤活动度变差,手工揪取困难;
3、手工施压力量欠均匀,容易出血;
4、全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
5、揪取、刮刀、采集等要求双手紧密配合,采集成功率低;
6、全手工操作,缺少相关医疗器具的研发;
7、操作者操作时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感染风险加大;
8、安全性欠佳,刮刀容易误伤操作者自身。
基于以上的不足和弊端我们设计了一款用于麻风患者皮肤组织液采集的医疗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麻风病患者皮肤组织液采集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捷提取麻风病患者皮肤组织液的医疗器具。本发明主要采用绞辊滚动受压、齿轮速比异步转换的原理,适合于活动性皮肤组织的揪取受压固定等。本装置由前板1、侧板组件2、连齿底座组件3、推体5、推柄6、从辊7、主辊组件8、从辊轴10和从辊齿24共同构成。本装置的主体结构为等腰梯形状的推体5、前板1和两块侧板组件2围成的中空结构,其中连齿底座组件3连于该中空结构底面的四条边缘并构成底部;圆柱体形的从辊7一端设置有从辊齿24,从辊齿2呈现圆盘状分布于从辊7的端壁;从辊轴10由从辊7的轴心发出,两端游离,并通过相应的结构自由转动地连接于两侧侧板组件2上(靠近前板1的这一端)。主辊组件8通过两侧侧板组件2上的相应结构活动连接于其侧壁;推柄6固定连接于推体5的中部。
其中侧板组件2为从辊7和主辊组件8的主要连接体和支撑体,为该结构的主要框架部件之一,共有两块侧板组件2。位于主要结构的两侧。该结构由从辊轴承11、轨窗壁12、弹簧13、轨槽17、轨窗18和侧板38组成。侧板组件2整体呈现为类长方形,两条长边平行,一端短边垂直并与前板1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坡度固定连接于推体5的边缘;从辊轴承11位于侧板38上靠近前板1端,从辊轴承11内中空并走行有从辊轴10;侧板组件2中部凹陷形成长方形的轨窗18,其内走行有主辊组件8的相关结构;轨窗壁12上发出弹簧13,另一端与主辊组件8结构中的限环15相连;轨窗18上、下侧壁的中央凹陷形成一长条状的轨槽17,其中滑动走行有限环15。
其中连齿底座组件3为主结构的底面部分,起到两辊的力量传导和连接的作用。该结构由底板9、连齿轴19、连齿20、连齿轴承21和连齿底板37共同组成的。长方形的连齿底板37有两个短边、四个长边共四个边,一侧短边与前板1下端相连并与之齐平,另一短边与推体5相连并与之齐平;一侧长边连接于侧板38并与之齐平,另一长边游离;长方形的底板9位于主结构的底部,共有四边,一侧长边连接于推体5,另一侧游离;两侧短边分别与连齿底板37端末和侧板38末端相连;连齿轴承21一端连于连齿底板37上表面,另一端游离并中空设计,里面走行有连齿轴19;两个连齿20分别位于连齿轴承两侧的连齿轴19上,连齿20与连齿轴19制动连接,不能互相转动(即两个连齿20和连齿轴19三者连为一体);连齿轴承21一侧的连齿20与从辊齿24相咬合,另一侧的连齿20与主辊齿23相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未经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料的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全自动精镗专用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