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补心治疗脾虚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229.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广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14;A61P9/06;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脾虚证 疾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心治疗脾虚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且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可见,脾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现在的人们三餐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以及一些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患有脾虚证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且,脾实证后易使人食欲不佳,严重者可能患有厌食症,导致身体健康水平日益下降,影响生活、工作,但是现有的治疗脾虚证疾病的方法均治标不治本,只是从表面上控制住了疾病的恶化,而没有直达症结,导致脾虚证疾病不能痊愈或存在较高的复发几率,所以,现有的治疗脾虚证疾病的方式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中国专利102228672A号公开的名称为“中药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配方与方法”给出一种解决方案,该配方包括生姜、葛根、青葙子、黄莲、郁李仁、木瓜、藿香、冬瓜皮、鸡骨草、干姜、陈皮、柏叶、炮姜、姜黄、泽兰、马钱子、地龙、苏合、党参、益替仁、白芍、明党参等药物。该发明利用上述配方使人体内异物和多余的代谢物质排出,并使药物成分有效的被人体吸收,利用该种方式治疗脾经组织疾病,虽然药物中对脾进行了调理和滋补,但是该种配方并没有直达脾虚证疾病的症结,仍然是从表面上治疗脾虚证疾病,因此,该发明给出的配方能否有效的治疗脾虚证疾病且降低复发几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脾和心同时调理的方式解决治疗效果不理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的用于补心治疗脾虚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补心治疗脾虚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绞骨蓝5-24%,厚朴4-20%,远志4-20%,益智子5-24%,紫河车2-15%,当归2-14%,熟地黄2-15%,防风1-10%,前胡1-9%,紫苏1-10%,桔梗1-8%,升麻1-6%,川芎1-6%。其中,绞股蓝用于益气养心、清热化痰;厚朴用于化湿、行气消积、燥湿降逆;远志用于养心安神、开窍祛痰;益智子用于补阳、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紫河车用于温肾养精、益气养血;当归用于补血活血、消瘀散结;熟地黄用于补血滋阴、补精益髓;防风用于发散风寒、胜湿止痛;前胡用于降气祛痰、宣散风热;紫苏用于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润肺能润脾;桔梗用于清化热痰、开宣肺气;升麻用于升举上升、发散风热;川芎用于下行止痛、活血行气、祛风。
该组合物的原料药中还包括茯神和蒲黄,以及甘草。其中,茯神用于重镇安神、宁心利水;蒲黄用于化瘀、行血祛痰;甘草用于补气解毒;对于心慌、心悸且气血虚的患者加入此三种药物可提高疗效。
所述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绞骨蓝5-24%,厚朴4-20%,远志4-20%,益智子5-24%,紫河车2-15%,当归2-14%,熟地黄2-15%,防风1-10%,前胡1-9%,紫苏1-10%,桔梗1-8%,升麻1-6%,川芎1-6%,茯神5-24%,蒲黄2-14%,甘草1-6%。
该组合物的原料药中还包括茯苓和大枣。其中,茯苓用于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大枣用于抗炎、增强体力肌力;对于体湿脾虚且体力差的患者加入此二种药物可提高疗效。
所述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绞骨蓝5-24%,厚朴4-20%,远志4-20%,益智子5-24%,紫河车2-15%,当归2-14%,熟地黄2-15%,防风1-10%,前胡1-9%,紫苏1-10%,桔梗1-8%,升麻1-6%,川芎1-6%,茯苓2-15%,大枣4-18%。
所述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绞骨蓝5-24%,厚朴4-20%,远志4-20%,益智子5-24%,紫河车2-15%,当归2-14%,熟地黄2-15%,防风1-10%,前胡1-9%,紫苏1-10%,桔梗1-8%,升麻1-6%,川芎1-6%,茯神5-24%,蒲黄2-14%,甘草1-6%,茯苓2-15%,大枣4-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广千,未经孟广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山风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