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泻肺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777.X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广千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00;A61P1/14;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泻肺方 治疗 实证 疾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泻肺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且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可见,脾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现在的人们三餐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以及一些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患有脾实证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且,脾实证后易使人食欲不佳,严重者可能患有厌食症,导致身体健康水平日益下降,影响生活、工作,但是现有的治疗脾实证疾病的方法均治标不治本,只是从表面上控制住了疾病的恶化,而没有直达症结,导致脾实证疾病不能痊愈或存在较高的复发几率,所以,现有的治疗脾实证疾病的方式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中国专利102228672A号公开的名称为“中药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配方与方法”给出一种解决方案,该配方包括生姜、葛根、青葙子、黄莲、郁李仁、木瓜、藿香、冬瓜皮、鸡骨草、干姜、陈皮、柏叶、炮姜、姜黄、泽兰、马钱子、地龙、苏合、党参、益替仁、白芍、明党参等药物。该发明利用上述配方使人体内异物和多余的代谢物质排出,并使药物成分有效的被人体吸收,利用该种方式治疗脾经组织疾病,虽然药物中对脾进行了调理和滋补,但是该种配方并没有直达脾实证疾病的症结,仍然是从表面上治疗脾疾病,因此,该发明给出的配方能否有效的治疗脾疾病且降低复发几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泻肺健脾的方式解决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几率高以及不能直达症结等问题的用泻肺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泻肺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生地黄6-25%,黄芩5-22%,重楼6-25%,地骨皮3-20%,升麻1-8%,芒硝3-18%,麦门冬3-18%,枳实3-16%,甘草1-8%,路路通1-8%,黄连3-18%,茯苓3-16%。其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重楼平喘止咳,活血止痛;地骨皮清虚热凉血,降火退蒸,滋肾涩精止泻,脾实泄泻;升麻发散风热,升举解毒;芒硝泻下攻下,润燥软坚,清热消肿;麦门冬补阴润肺,益胃生津;枳实理气破气散痞,泻痰消积,泻肺;甘草补气,解百毒;路路通疏通12经脉,祛风活血通络,利水除湿;黄连清燥热湿,泻火解毒;茯苓利水消肿。
该组合物的原料药中还包括木香和支子。其中,木香理气行气,调中散结止痛;支子清热泻火,凉血消肿止痛。对于气血不足且痛感明显的患者加入此二种药物可提高疗效。
所述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生地黄6-25%,黄芩5-22%,重楼6-25%,地骨皮3-20%,升麻1-8%,芒硝3-18%,麦门冬3-18%,枳实3-16%,甘草1-8%,路路通1-8%,黄连3-18%,茯苓3-16%,木香3-18%,支子3-16%。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泻肺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是以生地黄,黄芩,重楼,地骨皮,升麻,芒硝,麦门冬,枳实,甘草,路路通,黄连,茯苓等药物的组合物为主药,内服主药后对治疗脾实证疾病的效果非常理想。据统计,在临床上治愈脾实证疾病患者共有29例,其中,有21名脾实证疾病患者食用上述主药后,致使脾实证疾病的患者痊愈;对于有8名气血不足且痛感明显的患者在上述主药中加了木香和支子后,也使8名脾实证疾病患者痊愈,所以,治疗脾实证疾病患者的痊愈率可达到1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生地黄25g,黄芩12g,重楼22g,地骨皮3g,升麻4g,芒硝3g,麦门冬10g,枳实3g,甘草1g,路路通4g,黄连3g,茯苓10g。该种中药组合物可制成胶囊,每个胶囊取0.5g中药组合物,早午饭前以及晚睡前每次服用10粒胶囊。还可将中药组合物研成粉末后敷在左肋下配合治疗。
实施例2
取生地黄14g,黄芩5g,重楼6g,地骨皮16g,升麻1g,芒硝15g,麦门冬3g,枳实14g,甘草4g,路路通5g,黄连14g,茯苓3g。患者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用药。
实施例3
取生地黄6g,黄芩20g,重楼14g,地骨皮10g,升麻6g,芒硝10g,麦门冬6g,枳实8g,甘草6g,路路通1g,黄连6g,茯苓7g。患者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用药。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广千,未经孟广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