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的混凝土方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044.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盛家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始建华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2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的混凝土方桩,属于混凝土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的地下建筑、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围护。对岸堤防护墙的要求是:高刚性墙体、生态环保易施工,当然在满足前述条件的前提下,成本越低越好。
目前常采用的岸堤防护墙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采用多个钢筋混凝土圆形桩结合水泥搅拌桩之后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也有采用多个T形桩或采用SMW工法制成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由于钢筋混凝土圆桩、T形桩和SMW工法生产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后形成的维护墙不能透水,不能满足岸堤防护墙的生态环保要求。另外,SMW工法和钻孔灌注桩制造围护墙时需围堰填土,造价惊人,而T型桩等受其形状所限,在做岸堤防护时稳定性并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种透水性好固定性好的混凝土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透水的混凝土方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水的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内部具有沿混凝土桩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混凝土桩体相对的其中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筋和插槽,所述混凝土桩体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均开有多个连通外界和所述内腔的透水孔。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桩体相对的其中两个侧面均设有所述凸筋和所述插槽。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桩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呈外小内大的梯形,所述插槽的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凸筋为沿混凝土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的长筋条状。
优选地,所述凸筋有多根并沿混凝土桩体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设置,上下相邻两根凸筋之间形成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安装时,相邻的一个方桩通过凸筋插入另外一个方桩的插槽内进行固定,保证整体不错位,使其稳固性更好,不仅易于相互连接,且还有透水功能,采用该桩制成的岸堤防护墙能使河流与岸堤上土壤进行水分交换,保护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个混凝土桩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图。
图中标记:1-混凝土桩体,2-凸筋,3-插槽,4-透水孔,11-内腔,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述一种透水的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内部具有沿混凝土桩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11,所述混凝土桩体1相对的其中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筋2和插槽3,如图2所示,所述混凝土桩体1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均开有多个连通外界和所述内腔11的透水孔4,在安装时,相邻的一个方桩通过凸筋2插入另外一个方桩的插槽3内进行固定,保证整体不错位,使其稳固性更好。
本混凝土方桩可使河水经由透水孔4和内腔11渗透到岸堤土壤中,使岸堤附近的土壤保持足够的水分,另外,如岸堤附近的土壤水分过量,也可经由透水孔4、内腔11及间距d渗透到河水中,实现河流与岸堤土壤中的水分交换,再者,透水孔4和内腔11能为鱼虾贝等生物提供寄宿和繁殖场所,更利于生态平衡。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桩体1相对的其中两个侧面均设有所述凸筋2和所述插槽3,此种设置固定更加稳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桩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具体不限定,根据需要选择边的长度和宽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2的横截面呈外小内大的梯形,所述插槽3的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梯形,更容易插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2为沿混凝土桩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的长筋条状,具体施工时更加省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2有多根并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设置,上下相邻两根凸筋2之间形成间距d。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始建华建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汤始建华建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