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组织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122.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丹·哈希姆硕尼;吉尔·科亨;陈·曼;加尔·阿哈罗诺维茨;埃杜·格尔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医疗装置,具体地,涉及获得体内的组织样本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心活组织检查程序中,活组织检查装置通常包括内针或尖头探针,其中,内针或尖头探针包括靠近针尖的且呈槽或浅容器形式的取样腔,该取样腔由具有切割边缘并且附接至弹簧加载机构的外护套、套管或套筒覆盖。
在活组织检查程序中,在活组织检查装置的关闭状态,即护套位于覆盖取样腔的前方位置,或活组织检查装置的打开状态,即护套处于露出取样腔的缩回位置时,活组织检查装置插入身体中。在活组织检查装置在其关闭状态下插入身体的情况下,当接近活组织检查取样位置时,内针在身体内朝向活组织检查取样位置被向前发射以露出取样腔。设置有切割器件的外护套然后向前运动以切割填充针槽的组织并将该组织保持在针槽中。
替代性地,在活组织检查装置在其打开状态下插入身体的情况下,在活组织检查装置处于活组织检查取样位置时,仅执行外护套的向前运动,以切割组织并将该组织封装在取样腔中。
代替或补充外部施加的旨在在体内对装置进行引导或对待取样的所关注的组织进行定位的诊断成像系统,比如x射线或超声波,一些活组织检查装置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旨在检定体内的组织的特征以改善对所关注组织的定位和整体取样程序。
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的WO2011016034公开了一种在去除受试者的组织的过程中使用的外科手术工具。该外科手术工具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感测位于手术工具的远端区域的一个或更多个预定条件。
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的WO2009010960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检定和治疗的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组织检定探针,该组织检定探针包括细长承载件,细长承载件用于承载至少沿所述承载件的轴线以间隔关系布置的组织检定传感器组,使得探针前进穿过组织块以能够使得基于来自组中的传感器的特征信号而对所述组织块内的异常组织样本进行定位并确定其尺寸,从而能够通过治疗工具对异常组织样本进行治疗。
美国专利8,002,713教示了用于组织收集的活组织检查装置,活组织检查装置包括活组织检查针模块。活组织检查针模块包括活组织检查针和切割套筒,活组织检查针具有尖锐的远端部以及用于收集组织的远端开口,切割套筒在其远端部具有切割刀片并且相对于活组织检查针同轴地定位。
美国专利6,083,176公开了一种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具有允许针套件插入的开口。针套件是一体单元并且由外部中空套管和内部尖头探针组成。探针和套管能够通过限定的运动而相对于彼此分开地推入活组织检查区域中。手柄组件包括壳体、套管延伸部和探针延伸部。在操作中,探针和套管插入壳体。延伸部可滑动并且分别向后运动直到探针和套管处于弹簧加载位置,其中,在探针和套管两者上第一锁定构件接合第二锁定构件。探针和套管在活组织检查区域附近插入患者体内。然后,探针被推入活组织检查区域中。探针延伸部由使用者的拇指向前推动并且探针被发射,使得组织被刺穿。套管延伸部由探针的发射而触发并且自动地向前推动,使得组织被切断并且捕获在探针的凹口中。在分离活组织检查区域之后,使用探针的延伸部将探针向前压,使得组织样本暴露并且可以被去除。然后将探针和套管拉回到起始位置,以便可以采集多个样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式在对所关注的组织附近的健康组织的不期望的提取减至最小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活组织检查方法,该方式为对体内的组织精确地取样并且有效地收集所关注的组织,,该精确地取样包括正确识别所关注的组织,例如,被怀疑为异常或患病的组织。此外,本发明能够通过提供新颖性组织检定技术来精确地定位所关注的组织,同时能够仅对所关注的组织进行取样并且将其它组织保持就位。
本发明提供快速、易于实施且精确的组织取样,并且获得“高品质”和未损伤的组织样本,以优化随后的实验室检查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沙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