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AC‑DC/DC‑DC共用功率磁性器件的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206.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宏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ac dc 共用 功率 磁性 器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具体是一种AC-DC Flyback、DC-DC Boost两用变换器可共用到功率磁性器件、功率开关器件、整流器件、输出滤波元器件及大部分输出元器件的电路的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在AC-DC Flyback隔离的变换器电路结构中需一个做磁电转换的功率磁性器件,在DC-DC Boost非隔离的变换器电路中也需一个做磁电转换的功率磁性器件。如需开发一款AC-DC Flyback、DC-DC Boost的共用输出端口的俩用电源,因AC-DC Flyback、DC-DC Boost是两种不同的拓扑结构,且在产品应用中的安规及EMC要求都有很大的区别,在目前业界应用都是分开单独通过各自功率变换处理后,再连接到一起共用输出的端口,而不能共用到不同拓扑中的一些功率器件。作为一个商业产品,这种设计应用无论是从成本、体积、重量等方面考虑都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不能将成本进一步降低,不能将体积进一步减小,也不能将重量进一步减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论是体积,重量,成本,效率都大有优化的应用于AC-DC/DC-DC共用功率磁性器件的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应用于AC-DC/DC-DC共用功率磁性器件的电路,它包括有桥式整流,桥式整流的第1脚与电源火线连接,桥式整流的第3脚与电源零线连接,桥式整流的第2脚依次与第五电容、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第六电容一端连接后与变压器的第1脚相连接,桥式整流的第4脚依次与第五电容另一端、第一光耦的E脚相连接后与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光耦的C脚与第一控制芯片的第5脚相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第1脚与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第4脚分别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一MOS管的S脚相连接,第一MOS管的G脚与第一控制芯片的第3脚连接,第一MOS管的D脚分别与变压器的第2脚、第四二极管一端相连接,第四二极管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第六电容另一端相连接,变压器的第3脚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MOS管的D脚相连接,变压器的第4脚依次与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一端连接后输出,第二MOS管的G脚与第四控制芯片相连接,第四控制芯片与第五二极管一端相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另一端依次与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一端连接后输出;第五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五二极管另一端、第六电阻、稳压集成电路相连接;第二MOS管的S脚与第三二极管另一端连接后依次与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六电阻另一端以及稳压集成电路连接后再与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另一端连接后输出;第四电阻另一端与光耦一端连接,光耦另一端与稳压集成电路连接。
本方案的 AC-DC Flyback、DC-DC Boost两用变换器可以共用功率磁性器件、功率开关器件、整流器件、输出后级滤波元器件及大部分输出元器件;无论是体积,重量,成本,效率都大有优化;AC或DC输入时也会自动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即解决了传统此类电源成本、体积、重量、效率等问题,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宏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宏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高压电解电容器正极箔腐蚀专用大功率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