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细胞分离管和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598.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婧;韩振坤;岳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12;C12M1/26;C12M1/00;C12N5/07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细胞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血细胞分离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血细胞分离管和分离方法,所述血细胞分离管包括离心管、抗凝瓶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连接头,所述抗凝瓶底部开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壳体、活塞和四通分液管,所述离心管包括外管和位于所述外管内的“之字”形内管,“之字”形内管内部沿管道方向铺设有柔性储液袋。本发明的血液分离管转移抗凝血时,抗凝瓶与离心管连接,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只允许抗凝血进入柔性储液袋,不允许玻璃珠通过,这样可以一边转移抗凝血,一边摇瓶,直至将全部的抗凝血转移,整个过程不需要经过多次吸取,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细胞分离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细胞分离管和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血细胞分离时血液检测和医疗诊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血液后首先用肝素或EDTA等试剂进行抗凝处理,避免血液凝固,为了使肝素等抗凝试剂迅速与新采集的血液混溶,通常采用小玻璃珠摇瓶的方式。虽然该方法操作稍微繁琐,但是对淋巴细胞的活性影响最小,可减少血小板的混杂,所以该方法在血细胞分离中经常使用。当采集的血液进行抗凝处理后,即开始血细胞分离操作,比如淋巴细胞的分离采用离心分离法,先将分层液置于离心管内,吸取抗凝血加入到分层液上,离心后可见离心管内液体分层,位于中间层的即为单个核细胞层,这层细胞也是血液检测的重要对象之一。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小玻璃珠摇瓶的方式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然后转移至离心管进行离心分离时,由于摇瓶与离心管是分离状态,一般直接倾倒,摇瓶内抗凝血无法全部收集;如果用吸取器吸取抗凝血后转入离心管内,这样则需要经过多次吸取,操作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血液分离摇瓶和离心管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细胞分离管和分离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摇瓶与离心管是分离状态摇瓶内血液样品无法全部收集;转移抗凝血时需要经过多次吸取,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血细胞分离管,包括离心管、上下端均开口的抗凝瓶以及位于离心管和抗凝瓶之间的连接头,所述抗凝瓶底部开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壳体、活塞和四通分液管,所述四通分液管位于所述连接壳体内,且所述四通分液管的上下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过滤网和所述连接壳体底部设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活塞穿的一端过所述连接壳体侧面,并且可转动的塞接在所述四通分液管的左右管口之间,所述活塞上纵向开设有流液通道,所述四通分液管的下端管内还套接有可上下活动的连接管;
所述离心管包括外管和位于所述外管内的透明的“之字”形内管,且所述连接壳体的上、下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抗凝瓶的底部开口处和所述外管管口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插接于所述“之字”形内管的上端开口内,所述“之字”形内管由多个倾斜直管拼接而成,且每个倾斜直管的上表面具开设有若干针孔,所述“之字”形内管内部沿管道方向铺设有柔性储液袋,所述外管上还设置有外管盖,所述“之字”形内管上设置有内管盖。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2mm。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连接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螺在所述抗凝瓶的下端开口处和所述外管管口上,并且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与所述抗凝瓶的下端开口、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外管之间均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活塞与所述四通分液管的左端管和右端管之间涂有润滑密封剂。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润滑密封剂为凡士林。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连接管为上平下尖的针头形状,并且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外部包裹有橡胶塞,并且所述橡胶塞与所述四通分液管的下端内壁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之字”形内管外壁与所述外管内壁之间填充有缓冲物。
优选的,所述血细胞分离管,所述缓冲物为海绵、棉花或者脱脂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