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829.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唐浩;汪凡;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0 | 分类号: | H04W7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接收 随机 接入 前导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收和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用于配置NR上行资源和SUL资源,该NR上行资源和该SUL资源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R上行资源或SUL资源,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网络设备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无法确定使用哪个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非竞争随机接入失败,或者,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任意一个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的网络设备检测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复杂度增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通信链路的一个过程,非竞争随机接入是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例如,为了获取用户的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保证同时传输的用户的上行信道同时到达基站,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在非竞争随机接入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分配给终端设备一个该终端设备独占的前导码(preamble),终端设备在固定的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前导码,以便于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该前导码更新终端设备的TA或者获取终端的其它信息。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5G)定义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与新无线(new radio,NR)共存的场景,在LTE与NR共存时,NR终端设备除了可以使用NR资源外,还可以使用LTE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载波对的上行载波,对于NR来说,LTE FDD载波对中共享的上行载波也可称为NR的一个增补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 frequency,SUL)资源,在LTE与NR共存的场景下,NR终端设备如何在NR上行资源或者NR增补上行资源上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终端设备在LTE与NR共存时如何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或第二资源,该第一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该第一资源和该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网络设备在该第一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资源例如是NR上行资源,第二资源例如是SUL资源,任意可以用于指示NR上行资源或SUL资源的信息以及任意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息均可以称为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是一个信息,也可以是多个信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资源,即,NR上行资源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和SUL资源的RACH,并向该终端设备指示可以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无法确定使用哪个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非竞争随机接入失败,或者,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多个资源上重复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的资源浪费,或者,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任意一个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导致的网络设备检测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复杂度增加。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R上行资源或SUL资源,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分别承载于专用的字段中,从而可以灵活指示终端设备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载波指示域(carrier indicator field,CI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