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开路短路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7233.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龙;骆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开路 短路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开路短路检测系统,包括:MCU、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寄存器、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电性连接的辅助电路以及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流经所述辅助电路的电流的大小,所述MCU对所述寄存器发出侦测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对电流检测电路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本发明自动检测液晶显示模组,代替原先由人工检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检测的误判率低,比人工检测更可靠,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开路短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简单地说就是屏+背光灯,液晶显示的原理是背光灯组件发出均匀的面光,光通过液晶屏传到我们的眼睛里,屏的作用是按像素对这些光进行处理,以显示图像。其具有机身薄节省空间、省电、低辐射、画面柔和不伤眼等特点,在手机的各组成部件中,液晶显示模组占有重要的地位。液晶显示模组上带有若干引脚,在生产加工时,需要检测这些引脚是否开路或短路,避免产品短路情况下上电对产品造成破坏,同时也能拦截此类不良品。目前检测液晶显示模组开路或短路的方法是通过肉眼或使用放大镜观察检测,此种方式效率低,漏检率高,并且使用肉眼检查容易使工作人员的眼睛疲劳,不利于眼睛的健康。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开路短路检测系统,提高检测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开路短路检测系统,包括:MCU、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寄存器、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电性连接的辅助电路以及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流经所述辅助电路的电流的大小,所述MCU对寄存器发出侦测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对电流检测电路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启动声光报警装置,当被测模组开路、短路或是正常这三种情况时,辅助电路产生的电流值均不一样。
所述寄存器为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其包括8个引脚,该寄存器主要是将MCU发出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且将该并行数据由8个引脚依次输出。
所述辅助电路对应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每个引脚设有一三极管,若液晶显示模组的被测引脚正常(即无开路或短路),则该引脚对应的三极管开通,若被测引脚出现开路时,则该引脚对应的三极管不开通,若被测引脚与相邻引脚出现短路时,则两个引脚对应的三极管会同时开通。
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装置以及显示报警装置,当被测液晶显示模组正常时,该声光报警装置不发出警报,当被测液晶显示模组出现开路时,声音报警装置响起并且显示报警装置显示“open”字样以及出现开路的位置信息,当被测液晶显示模组出现短路时,声音报警装置响起并且显示报警装置显示“short”字样以及出现短路的位置信息。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用于检测液晶显示模组的各个引脚是否出现开路或短路现象,将待检测液晶显示模组分别与寄存器以及辅助电路电性连接,MCU向寄存器发出侦测信号,寄存器随即发送信号给待测模组,被测模组开路、短路或是正常这三种情况辅助电路产生的电流值均不一样,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辅助电路产生的电流值,MCU将该电流值与标准电流值相比较,如果出现开路或短路情况,则会偏离标准电流值,继而MCU驱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本发明自动检测液晶显示模组,代替原先由人工检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检测的误判率低,比人工检测更可靠,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