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及其杀菌组合物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7779.2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君;张继文;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君;张继文;刘伟 |
主分类号: | C07D207/28 | 分类号: | C07D207/28;A01N43/36;A01N59/2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61230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类化合物 氨基酸类 防治农作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黄瓜霜霉病 可溶性粉剂 葡萄霜霉病 杀菌组合物 焦谷氨酸 杀菌活性 允许使用 铜离子 防效 配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其由L‑焦谷氨酸与铜离子配位形成,具有式Ⅰ的结构。本发明还给出一种氨基酸类杀菌组合物,其杀菌活性成分包括所述的氨基酸类化合物。本发明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可溶性粉剂。本发明还给出了所述的氨基酸类组合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用途,对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以及含有该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了该氨基酸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粮食和棉花生产因农作物病害常年损失10%以上,在我国,特别是蔬菜、水果生产,植物病害常年流行危害,长期依赖化学合成杀菌剂防治,施药剂量越来越大,施药频次越来越高,结果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倍增、防效下降、农残超标,严重制约我国蔬菜、水果的优质高产稳产。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策略之一便是倡导农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控,研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植物杀菌剂。
氨基酸类天然产物因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和复杂的化学结构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一百多年以来,天然氨基酸类化合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家和食品化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知氨基酸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炎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关于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医用药理活性研究很多,但有关氨基酸类化合物在农用杀菌剂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已有关于氨基酸类化合物作为农药组合物中的添加成分,所用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等(参见专利CN104336088,一种抗植物病害的组合物、农药及应用)。专利CN1473471A公开的技术方案以氨基酸作为配体与铜制剂络合,制备内吸型杀菌剂,所用氨基酸为甘氨酸和苏氨酸等。另外,专利申请CN102711455A以氨基酸作为杀生物剂组合物中的溶剂或分散剂,所用氨基酸为焦谷氨酸。
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亦称散斑肖万寿竹,是百合科(Liliaceae)竹根七属(Dispor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湖北的山区林下、荫蔽山谷或溪边。散斑竹根七为民间非常用草药,其根状茎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以散斑竹根七为研究对象,从其提取液中分离得到L-焦谷氨酸。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Ⅱ)所示。
铜制剂是最为古老的农用杀菌剂类型之一,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以氢氧化铜、硫酸铜等为主体的无机铜制剂的使用历史已超过200年,但由于其难以被生物降解,长期大量使用已造成了铜在土壤中的累积,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土壤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有机铜制剂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农用杀菌剂生产的热门,有机铜制剂对作物安全、无公害。
发明内容
铜素杀菌剂是开发应用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一直未产生明显抗药性的杀菌剂,而且主要用于防治如黄瓜霜霉病等卵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因此,如果能将无机铜离子和L-焦谷氨酸配位成一个新化合物,则具有开发成有机铜杀菌剂的潜力。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扩大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这种氨基酸类化合物由L-焦谷氨酸与铜离子配位形成,具有式Ⅰ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可以称为L-焦谷氨酸铜,铜离子来源于可溶于水的铜盐,比如硫酸铜、氯化铜、醋酸铜及其水合物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合成方式,本发明给出L-焦谷氨酸铜的合成采用如下路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君;张继文;刘伟,未经吴文君;张继文;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