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7966.0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7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斯萼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萼萍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效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但现有的压铸装置在压铸产品时,压射头在压射缸内移动,模腔压力上升过猛,对模腔表面造成较大冲击,导致过早损坏模腔表面,且腔内的空气在压铸时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易形成皮下气孔,导致压铸产品的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装置,通过在压射缸内设置缓冲装置、解决了模腔易损坏的问题,对金属溶液进行保温及加温,有效的将节约能源,提高压铸产品的质量,对加工内腔的空气进行抽取,有效的防止产品出现皮下气孔,对抽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的保护环境。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左侧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机体的内腔左半侧通过固定杆固定支撑有压射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右侧连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末端贯穿机体的左侧面,并固定连接有挡盘,所述挡盘的右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在远离挡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在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射头,所述压射头在压射缸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机体的顶面左侧设有溶液箱,溶液箱的底面和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溶液箱的底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入液口,所述溶液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溶液箱的右侧面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连接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在远离通孔的一端依次贯穿机体的顶面和液压缸的顶面,所述排液管道在机体外侧的部分连接有第一开关阀,所述机体的顶面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位于溶液箱的右侧,所述真空泵的左侧吸气口固定连接有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在远离吸气口的一端依次贯穿机体的顶面和液压缸的顶面,所述吸气管道在机体外侧的部分连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真空泵的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出口,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废气过滤层,所述机体的内腔右半侧设有塑性缸,所述压射缸和塑性缸之间设有隔绝板,隔绝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所述定模的右侧设有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的密封空间形成模腔,所述压射缸和定模之间开设有注射孔,所述动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动模在塑性缸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右侧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左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贯穿机体的右侧面,并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盘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于机体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溶液箱的内腔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固定连接在溶液箱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道和吸气管道的末端位于压射缸内腔顶面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注射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注射孔关于压射缸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液压缸、第一伸缩杆、挡盘、弹簧和第一固定盘相互配合,当第一伸缩杆推动挡板,挡板通过弹簧推动第一固定盘,进而推动压射头对金属液进行压铸,将金属液通过注射孔注射到模腔内,模腔的压力逐步升高,弹簧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射头的推动速度降低,对模腔起到保护作用,有效的防止磨损模腔的表面,解决了现有的压射装置对金属液刚性压铸导致模腔压力上升速度快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溶液箱来容纳金属液,溶液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达到对金属液保温的作用,防止热量扩散,能量损失,解决了现有的压铸装置金属液热量易扩散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在溶液箱的内腔设置加热棒对金属液进行加温,有效的对金属液保温,使金属液在最适合的温度下进行压铸,有效的提升压铸产品的质量,解决了现有的压铸装置对金属液压铸温度调整适当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设置真空泵和吸气管道相互配合,对压射缸、注射孔和模腔内的空气抽出,有效的防止压铸产品产生皮下气孔,解决了现有的压铸装置易形成皮下气孔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萼萍,未经斯萼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效果好的压铸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件的冷却型压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