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溢出锅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8494.0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1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友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部 固定部 锅盖 弧形盖面 防溢出 盖体 扇形弧面 扇形缺口 转动连接 大小便 盖柄 销轴 煮食 把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出锅盖,包括盖体、盖柄,盖体包括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均为扇形弧面,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可相对固定部旋转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也可相对固定部旋转形成一个带有扇形缺口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上分别设置有把手。本发明闷煮食材时不需揭开锅盖,只用通过旋转旋转部控制缺口的大小便能控制锅内的压力,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溢出锅盖。
背景技术
防溢出锅盖是与锅配套使用的厨房用具,用于防尘和增加锅内气压。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烹饪食材时,为使食材更为烂熟入味,需要盖上防溢出锅盖增压,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揭开防溢出锅盖进行观察、操作,较为不便;当锅内压力达到一定之后,汤液容易从防溢出锅盖上的通气口逸出,清理不便,尤其是在煮稀饭等半固半液状态的食材时,还容易堵住通气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防溢出锅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溢出防溢出锅盖,包括盖体、盖柄,盖体包括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均为扇形弧面,固定部、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可相对固定部旋转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也可相对固定部旋转形成一个带有扇形缺口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上分别设置有把手。
其中,盖体内设置有防堵装置。
其中,所述防堵装置为球形壳体,球形壳体上设置有细密分布的气孔,防堵装置接通固定部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盖体包括固定部和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旋转部可相对固定部转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形盖面,也可形成一个带有扇形缺口的弧形盖面,因此闷煮食材时不需揭开防溢出锅盖,只用通过旋转旋转部控制缺口的大小便能控制锅内的压力,操作更加便捷,同时有效防止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部1、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把手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防溢出防溢出锅盖,包括盖体、盖柄,盖体包括固定部1、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固定部1、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均为扇形弧面,固定部1、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可相对固定部1旋转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也可相对固定部1旋转形成一个带有扇形缺口的弧形盖面;第一旋转部2、第二旋转部3上分别设置有把手4。
优选的,盖体内设置有防堵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堵装置为球形壳体,球形壳体上设置有细密分布的气孔,防堵装置接通固定部1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友,未经张大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8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