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8544.5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勇;廖晓康;廖方华;杨远明;邓贤芬;景伶;丁刚;杨涛;黄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64799***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钗 石斛 野外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钗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抑制肿瘤、补五脏虚劳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石斛的功能主要是益胃生津,养阴清热。临床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益精、生津养胃、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抗癌、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贵州赤水金钗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间,终年饱云雾雨露之滋润,受日月阴阳之精华。以基入药,具有生津润喉、清热消炎、清音明目、防癌抗癌之功能,是驰名国内外的珍稀名贵中药材。
目前,金钗石斛的栽培方法为:第一步,进行种苗选择与处理,选择无病、无虫危害、无霉变的健壮石斛分蔸苗、组培苗作生产用种苗,种苗还可以用石斛茎中上部的茎节上先长根后长芽而形成新的小植株,种苗根据苗源情况进行分蔸,按每窝5-8苗;第二步:确定栽培时间,一般选择春秋两季进行栽培;第三步,选择栽培方法,目前栽培方法有贴石法以及贴树法两种,贴石法是将经过科学处理后的小窝种苗基部紧贴石头,然后用线卡固定,将根牢固地固定在石头表面,然后再用腐熟牛粪、苔藓覆盖石斛根部;贴树法是选择树杆较粗大、沟槽多而深的阔叶树,在树体淋雨面,用刀在较平而粗的树枝或树干上砍一浅裂口,将已处理好的石斛,用竹钉或绳索将基部固定在裂口处,然后再用牛粪∶泥土(5∶1)涂于石斛根部;第四步,田间管理,主要是水分和湿度管理,光照管理以及越冬时注意保温。现有的栽培方法产量偏低,因此,需要优化,以提高金钗石斛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金钗石斛产量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栽培方法的金钗石斛产量偏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环境选择:选择靠近水源、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
(2)苗床铺设:苗床基座由砖和水泥砌成,上层采用竹子搭建,床面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膜上方打上小孔,苗床上铺基质,上苗床前将基质用水浸泡透,苗床间留操作道;
(3)遮阴系统搭建:在苗床顶部搭建遮阳网;
(4)喷淋系统搭建:在过道正上安装半自动喷淋系统;
(5)种苗选择:选用分兜苗或分株苗的三级及以上苗,每丛2~5株;
(6)移栽时间: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7)移栽:将金钗石斛苗的根须和基部贴于不含油脂的树皮块上,再将苗床上的丹霞石块压在金钗石斛苗主茎基部以上的1.5~2.5 cm处基部,根系要自然伸展,接着用活的苔藓轻轻贴于植株根部;
(8)后期管理:
A.水分管理
在高温季节的早晨和傍晚,采用管淋方式浇灌,保持丹霞石和树皮块湿润,冬季和雨日较多季节,不浇水;
B.光照管理
通过调节遮阳网粗细,保证苗床上遮阴度在55%~75%;
C.施肥管理
春秋两季在金钗石斛种苗发芽之前按照每亩130~170kg基肥的量施肥两次;
D.除草、落叶、苔藓
每年要进行2~3次拔除杂草,要将根际周围的泥土、枯树枝落叶清除干净,高温季节不除草;
E.修剪
石斛栽种后,在每年春季萌发前或冬季采收后,将部分老茎、枯茎或部分生长过密植株剪除,调节其透光程度;
F.采收
栽种3年可进入丰产期,即可采收。
所述基地选择时应选择海拔高度:300~800m,冬季气温:>0℃,年平均气温:>18℃,6~8月均温:>32℃;年均湿度:>80%,年降雨量:>1200mm,无霜期:>300d。
所述苗床铺设:苗床基座由砖和水泥砌成,上层为竹子搭建,宽1.3~1.7m、高0.4~0.8m、长25~35m,床面先铺一层3丝厚的塑料薄膜,在塑料膜上(8~12)cm×(8~12)cm的距离处打上半径1.5~4 mm的小孔,每个苗床铺基质12~18 cm厚,上苗床前将基质用水浸泡透,苗床间留0.3~0.7 m宽的操作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8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膜下滴灌带的滴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硅黄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