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585.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朗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5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触摸屏 校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触摸显示领域的一种触摸屏校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精准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日益发展,人机交互越发重要。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但由于现有的触摸算法存在机械误差和放大因素的误差,在实际中会出现触摸点位和 LCD 屏上的图形对应点会有所偏差,存在抖动、位置不准确等缺点,影响使用效果和触摸操控精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工业控制领域,触摸屏具备优良的程序框架、精准的触摸算法、快速的响应速度尤其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010260566.X)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电阻式触摸屏的校准方法,采用横纵校准方法,校准效果基本接近于五点校准法的水平,但其计算复杂度仅比两点校准法略增加,而远远低于三点校准法和五点校准法,对于大尺寸触摸屏有更佳的校准效果。
现有触摸屏校准算法多采用去抖动算法来处理获取的触摸坐标值,但在工业环境的使用中存在各种电磁干扰,单纯的求平均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提出改进,以进一步解决现有触摸算法抖动、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且算法中使用移位代替除法运算,更加利于处理器的操作,减少处理对指令的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器的相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采用排序求平均滤波算法,解决了现有触摸算法抖动、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采用分区域校准的方式实现触摸屏校准,所述校准的过程包括:
1)对于触摸屏某一区域,设置校准点位置;
2)坐标读取:
(1)判断触摸屏有效按下;
(2)连续读取AD采样数据24帧;
(3)将采样数据进行排序,去掉数据中的高4帧、低4帧,剩余数据移位求平均;
3)设置校准系数:
(1)依次读取触摸校准点的坐标;
(2)计算该区域的校准系数:获取坐标点的触摸坐标,显示坐标事先由程序设定,为已知数据,将采集到的触摸坐标两点之差除以显示坐标的两点之差即得到此位置上的线性系数;
4)触摸坐标和显示坐标之间转换:
(1)读取触摸坐标;
(2)根据坐标值计算所在分区;
(3)根据不同分区的校准系数,将触摸坐标转换为显示坐标;
将获取的触摸坐标和校准系数相乘即可得到触摸点的显示坐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将排序求平均滤波算法引入到原有触摸屏校准算法,极大的优化了原有校准算法中单纯去抖动的操作,使得触摸屏校准算法更快、更准,抗干扰能力更强,更加方便工业场合的使用。
2、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采用了坐标值过滤求平均算法、触摸坐标和显示坐标对应算法以及区域平滑算法;具有运算效率高、响应速度快、采集数据准确等优点,能够有效的反应实际模拟量的变化,非常适合嵌入式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校准点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实施例一的区域校准点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校准程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坐标读取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发明电阻式触摸屏校准方法,采用分区域校准的过程实现触摸屏校准,所述校准的过程包括:
1)对于触摸屏某一区域,设置校准点位置;
2)坐标读取:
(1)判断触摸屏有效按下;
(2)连续读取AD采样数据24帧;
(3)将采样数据进行排序,去掉数据中的高4帧、低4帧,剩余数据移位求平均;
3)设置校准系数:
(1)依次读取触摸校准点的坐标;
(2)计算该区域的校准系数:获取坐标点的触摸坐标,显示坐标事先由程序设定,为已知数据,将采集到的触摸坐标两点之差除以显示坐标的两点之差即得到此位置上的线性系数;
4)触摸坐标和显示坐标之间转换:
(1)读取触摸坐标;
(2)根据坐标值计算所在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朗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朗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