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光学检测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337.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武新;廖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光学 检测 分析 系统 | ||
1.半自动光学检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光学检测系统是由LED驱动电路模块(1)、LED光源(2)、耦合光纤模块(3)、样品检测模块(4)和信号调节电路模块(5)构成,所述控制系统是由数据采集电路模块(6)、主控制电路模块(7)和LCD显示屏(8)构成;所述LED驱动电路模块(1)的输入端与主控制电路模块(7)的输出接口相连,LED驱动电路模块(1)的输出端与LED光源(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在靠近所述LED光源(2)的一侧设有耦合光纤模块(3),所述耦合光纤模块(3)的输入端与LED光源(2)正对,所述耦合光纤模块(3)的输出端与用于检测光源信号的样品检测模块(4)输入端相连,所述样品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与信号调节电路模块(5)的输入端通过光通信连接,所述信号调节电路模块(5)上的I\O接口与数据采集电路模块(6)的一个I\O接口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模块(6)的另一个I\O接口与主控制电路模块(7)的一个I\O接口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模块(7)的另一个I\O接口与LCD显示屏(8)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的样品检测模块(4)包括铝合金外壳(41),在所述铝合金外壳(41)内安装有透明的样品溶液箱(42),所述样品溶液箱(42)的下部设于铝合金外壳(41)内,所述样品溶液箱(42)的上部伸出铝合金外壳(41),在铝合金外壳(41)与样品溶液箱(42)之间填充有蒸馏水;在所述铝合金外壳(41)的左侧安装有左套管(43),在铝合金外壳(41)的右侧安装有右套管(44),所述的左套管(43)和右套管(44)均横向嵌入在铝合金外壳(41)内,左套管(43)的外侧开口和右套管(44)的外侧开口分别与铝合金外壳(41)密封连接,左套管(43)的内侧和右套管(44)的内侧均与样品溶液箱(42)贴紧且密封连接;在所述左套管(43)的外侧开口处安装有左透镜(45),在所述右套管(44)的外侧开口处安装有右透镜(46),所述的左透镜(45)和右透镜(4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正对;在样品溶液箱(42)底部的铝合金外壳(41)内安装有加热管(47),所述加热管(4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设于铝合金外壳(41)外侧的温度控制器(48)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48)的输入端与安装在铝合金外壳(41)上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49)电连接,所述热电偶温度传感器(49)的探头设于铝合金外壳(41)内;在所述铝合金外壳(41)的下方还设有搅拌电机(410),所述搅拌电机(410)的输出轴向上延伸并与磁铁托盘(411)固定连接,在所述磁铁托盘(411)上设有S极磁铁(412)和N极磁铁(413),在所述样品溶液箱(4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磁子(414),所述搅拌磁子(414)与所述的S极磁铁(412)和N极磁铁(413)相匹配;所述的LED光源(2)是由至少三个单色LED灯(21)组成,所述的单色LED灯(21)分别设有独立的电源控制开关;所述的耦合光纤模块(3)是由至少三个光纤输入接头(31)和一个光纤输出接头(32)组成,每一个光纤输入接头(31)分别对应于一个单色LED灯(21),所述的光纤输出接头(32)与样品检测模块(4)的输入端相连;在所述样品溶液箱(42)的顶部还安装有比色皿(415),所述的左套管(43)的截面和右套管(44)的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左套管(43)与左透镜(45)相匹配,所述右套管(44)与右透镜(46)相匹配;所述搅拌磁子(414)与搅拌电机(410)的输出轴正对,所述S极磁铁(412)和N极磁铁(413)相对于搅拌电机(410)输出轴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光学检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驱动电路模块(1)包括电源输入端V1,所述电源输入端V1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正向连接后再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向连接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源输出端V2、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阻R4相连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3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
- 下一篇:用于解码视频信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