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0487.4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杰;王健翔;杨健;陈祥;邓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时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冷负荷预测单元 预测值修正单元 现场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负荷预测 节能运行 中央空调 整装 设备使用寿命 状态信息获取 冷冻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 现场设备 控制箱 降耗 节电 修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以及设于控制箱内且相互电性连接的中央控制系统和现场控制系统,所述现场控制系统还电性连接有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冷负荷预测单元和预测值修正单元,所述冷负荷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现场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得出负荷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状态信息获取节能运行参数值,所述预测值修正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节能运行参数值并修正所述负荷预测值。本发明具有控制范围广、精度高、能实现节电降耗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各用电领域的节能正在全面展开,水泵、风机的总用电量占世界总耗电量的30-35%,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水泵占我国社会总用电量的21%,风机占我国社会总用电量的12%。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已占国家总能耗近20%,同时中央空调采用整装式智能化控制的不足10%,并且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使用效果差,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且中央空调系统是大型建筑的主要用电设备,占到建筑总用量的30%左右,中央空调系统在设计时,均以峰值气候条件和最大负荷量为依据,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一般是按照建筑最大设计负荷来选定,且预留有15%-25%的余量。在实际运行中,循环系统中的冷冻泵,冷却泵的负载率随实际负荷在不断变化,输入功率并不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加上天气等因素的变化,实际负荷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低于设计值,会造成能耗浪费。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最佳化运行和节能,必须针对空调的各个方面统一考虑,做出相应改进。
专利一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申请号(CN201520632337.4),包括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显示器、调节器、控制器、主机控制器、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所述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显示器、调节器、控制器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之间相互连接,所述主机控制器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之间相互连接,且主机控制器分别与新风机组、空调机组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新风机组上连接有送风机、电动风阀与电动调节器,所述空调机组上连接有冷冻机组、加热机组与传感器。但该系统控制对象单一,控制精度不高,且占空间大,操作不便。
因此急需要一种控制范围广、精度高、能实现节电降耗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控制对象单一、控制精度不高、占空间大、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整装式中央空调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以及设于控制箱内且相互电性连接的的中央控制系统和现场控制系统,所述现场控制系统还电性连接有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冷负荷预测单元和预测值修正单元,所述冷负荷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现场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得出负荷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状态信息获取节能运行参数值,所述预测值修正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节能运行参数值并修正所述负荷预测值。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系统包括均与所述冷负荷预测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冷冻水系统包括均与所述冷负荷预测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现场控制系统还电性连接有风机系统和冷水机组。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还电性连接有用于测试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试室内空气湿度的室内相对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还电性连接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用于测试供水压力以及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时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时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