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润唇膏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684.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倩;周鑫;王悦;纪淑娟;王斯瑶;李恩惠;姚苗苗;魏宝东;刘玲;程顺昌;白冰;赵瑛博;蒋东华;张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49 | 分类号: | A61K8/49;A61K8/9789;A61K8/92;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唇膏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润唇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蓝莓花青素0.025‑0.1份、口红色粉0.2‑0.5份、甜杏仁油2‑3份、蜂蜡0.8‑1.2份、乳木果0.3‑0.7份、水0.5‑1份。经测试,润唇膏的过氧化值与花青素添加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花青素添加量越多,润唇膏的抗氧化能力越强;花青素的添加量对过氧化值、硬度、形变量并无显著影响;而使用花青素还会导致润唇膏的粘性和弹性降低;同时花青素的添加量对色差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不能为了追求花青素的抗氧化性就盲目添加花青素。花青素虽好,也需适量添加,每管润唇膏中加入0.05‑0.075g花青素时,润唇膏的颜色效果比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润唇膏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众多化妆品中,润唇膏在女性中尤为普及。我们虽然不必成为润唇膏专家,但应当了解润唇膏健康使用的必要知识。近年来媒体屡屡爆出润唇膏含铅的新闻,着实让许多人犯难:“如果我用润唇膏,我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可是放弃润唇膏,我的容颜会受到更大威胁!”根据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料协会发表的报告,铅进入润唇膏有两种可能的途径:润唇膏的颜料含铅,或制造润唇膏的其他原材料成分如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含有杂质铅。
2012年12月,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做过一个调查,所购买的22款润唇膏中,12支润唇膏含微量铅,最高含铅量为3.22ppm。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并未制定润唇膏的安全标准,按照加利福尼亚州化妆品行业标准,润唇膏的含铅量上限为5ppm;欧洲的润唇膏含铅量上限为10ppm。由于诸多科普文章上提及,铅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更有报道,任何水平的量都对人体有害,不断摄入的铅在体内日积月累,不会分解等等,这就意味着人们对于润唇膏中的含铅量需要采取“零容忍”态度,绝不能使用含铅润唇膏。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涉及多个方面,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可引起多个组织器官的损害,其基本病理过程涉及神经、造血、消化、泌尿、心血管、骨骼、内分泌、免疫、酶系统等多个方面,神经和血液系统是铅毒性的最敏感靶器官。
目前,化妆品中的色素大多是化学合成色素,长期使用会在人体内产生蓄积进而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使用蓝莓的花青素代替化学合成色素不仅色彩鲜艳安全,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等的合成色素不具备的特征。所以,为了保证广大爱美女性的身体健康,利用天然材料制作出无毒害的润唇膏势在必行。
中国发明专利CN106074317A公开了一种蓝莓口红及其制作方法,其中90%蓝莓花青素的加入量约为10-20%,主要利用蓝莓的天然色素、抗氧化和抗炎抑菌功效;但是该专利对花青素的加入量与口红质量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研究,且由于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不高,根据查阅文献,确定了花青素的最佳提取纯化条件;经试验测定,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蓝莓花青素粉末含量为240mg/g,而该专利中一支5g的口红中90%蓝莓花青素的加入量就达到0.5-1g,换算成蓝莓就是2000-4000g,显然该专利方法制作的口红不但价格高,而且对蓝莓原料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
本发明在将花青素的添加量控制为0-2%,研究润唇膏的抗氧化性、过氧化值、硬度、形变量、粘性、弹性、色差,最终得到最优化的润唇膏配方。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蓝莓润唇膏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莓润唇膏,包括以下成分:蓝莓花青素、口红色粉、甜杏仁油、蜂蜡、乳木果和少量水。
一种蓝莓润唇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蓝莓花青素0.025-0.1份、口红色粉0.2-0.5份、甜杏仁油2-3份、蜂蜡0.8-1.2份、乳木果0.3-0.7份、水0.5-1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蓝莓花青素为0.05-0.07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