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层土壤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2026.0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青;陆晓琴;方文亮;徐萍;李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A01C15/00;A01C5/04;A01C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土壤 施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土壤施肥装置,包括移动车体以及设置在移动车体顶部的储料箱,储料箱内设有储料腔,储料腔底部相连通设有向下延伸并伸入移动车体的漏斗腔,储料腔右侧的储料箱内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第一锥轮,第一锥轮左侧端固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左侧延伸段贯穿传动腔与储料腔之间的储料箱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搅拌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储料腔内且与储料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漏斗腔底部相连通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下方的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动腔,升降滑动腔左侧的移动车体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送料管;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防止肥料堆积造成堵塞,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深层土壤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向土壤中施加肥料,可以给农作物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目前,种植农作物均需要施用化肥,一般施用化肥,特别是施用底肥或追肥时,必须由两个人合作,就是由一人刨坑,一人往坑内施肥。人工施肥时施肥量不可控,使得肥料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另外,有时还因风吹或手撒不准,化肥散出坑外,影响施肥效果;这种施肥方式,既浪费劳力和化肥,又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人长时间接触化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虽然目前有比较大型的施肥设备,但体型大,使用不方便,成本高,不适合农村普通农民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层土壤施肥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深层土壤施肥装置,包括移动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顶部的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底部相连通设有向下延伸并伸入所述移动车体的漏斗腔,所述储料腔右侧的所述储料箱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第一锥轮,所述第一锥轮左侧端固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左侧延伸段贯穿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储料腔之间的所述储料箱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储料腔内且与所述储料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漏斗腔底部相连通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下方的所述移动车体内设有升降滑动腔,所述升降滑动腔左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左侧段的底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升降滑动腔右侧的所述移动车体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打孔控制腔,所述打孔控制腔左侧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延伸段的下方位置,所述打孔控制腔右侧延伸段与所述传动腔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设有定量滑动块,所述定量滑动块内设有储肥孔,所述定量滑动块左侧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顶压弹簧,所述打孔控制腔左侧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延伸段之间的所述移动车体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定量滑动块右侧延伸末端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块,所述升降滑动腔内设有升降打孔执行机构,所述打孔控制腔内设有用以带动所述升降打孔执行机构打孔作业以及用以带动所述第一锥轮转动工作的打孔控制机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储料腔内顶壁贯穿设有加料孔,所述储料腔内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搅拌叶。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打孔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滑动腔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斜块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滑动腔正下方的所述移动车体底部端面的套管,所述升降斜块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打孔滑动杆,所述打孔滑动杆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升降滑动腔内底壁并伸出所述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外且与所述套管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动腔内的所述升降斜块底部的所述打孔滑动杆外表面上环绕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送料管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移动车体底部端面外,所述送料管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套管左侧外表面之间相连通设有出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